古时饥荒成灾时,为何百姓宁肯吃树皮草根,也不去捕食河中鱼虾? 农业可是古代社会的命脉,老百姓的身家性命全系于那一方方土地的产出,只可惜那时的生产力宛如蹒跚学步的孩童,耕作技术也极为粗放。 翻开史料,春秋秦汉时期水稻亩产不过百斤上下,好容易熬到明清产量有所提升,也才仅仅五百斤左右,而实际能出的大米更是少得可怜,十斤稻谷能掏出五六斤米就算烧高香了。 这般微薄的收成本就难以填饱肚子,再加上沉重的赋税徭役层层加码,就像贪婪的水蛭把百姓一年到头的辛苦劳作吸得所剩无几。 哪怕赶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野菜也是餐桌上的常客,“温饱”二字写满了心酸与勉强。 更要命的是天灾这位不速之客还时不时来场“致命突袭”,旱灾与洪涝犹如高悬在百姓头顶的两把利刃,随时能将生活搅得支离破碎。 北方的大地常常被旱灾炙烤得干裂,田地像是布满皱纹的老者,绝望地张着大口;南方呢,洪水如猛兽般汹涌,眨眼间就能将村庄、农田吞噬。 庄稼在这些灾难面前毫无招架之力,颗粒无收成了常态,百姓瞬间被逼入绝境,饥饿如同幽灵,开始在人间游荡。 这时候也许有人会疑惑:河里不是有鱼虾吗,咋还能饿死人?可现实哪有这么简单。 旱灾年份,河床干得底朝天,鱼虾早没了影踪,就连找口水润润嗓子都成了奢望。 洪涝来袭时,滔滔洪水似要吞天噬地,人在其面前渺小又脆弱,逃命都来不及,谁还有心思、有胆量下河捞鱼? 就算真有勇士下水,效率低不说,稍有不慎就会被洪流卷走,成了鱼虾的“加餐”。 所以灾民们只能无奈地把目光投向草根、树皮,虽说口感糙得难以下咽,可获取容易,还能多少补充点能量,在生死边缘能活下去才是王道,哪还顾得上好不好吃。 古代的帝王们也并非全然漠视百姓疾苦,为了应对饥荒也曾绞尽脑汁搭建救灾体系。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手一挥,延续宋朝的“常平仓”制度不说,还在各地广设“预备仓”,满满当当囤起粮食,有的地方甚至因为粮食存太久,都出现“红腐”现象,可见储备之丰厚。 清朝的雍正、乾隆爷俩也不含糊,粮食储量一个两千八百万石,一个四千八百万石,听起来安全感十足。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扎手,官员腐败这颗“毒瘤”,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救灾根基。 赈灾粮款成了某些贪官污吏的私人小金库,本该装满粮食的粮仓被挪作他用,空空如也,更有甚者,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大片良田改种起经济作物。 明朝后期鸦片种植泛滥,粮食愈发短缺,于是乎,即便仓库曾经满盈,碰上明末、清末那样的“奇荒”,也是无力回天。 百姓在饥饿中苦苦挣扎,社会动荡不安,历史的车轮都差点被这饥荒的巨力掀翻。 古代饥荒的历史,就是一部用苦难写就的警示录,告诉我们,粮食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石,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如今,咱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富足的时代,温饱早已不是问题,但别忘了,全球还有数亿人口在饥饿线上挣扎。 珍惜每一粒粮食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担当,咱们得带着这份从历史深处汲取的智慧,积极投身全球粮食安全保卫战。 希望终有一日世界再无饥饿,所有人都能尽情享受丰衣足食的甜蜜生活,让粮食安全这把“生存密钥”,真正开启全人类的幸福之门。 参考资料: 《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