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老人在医院体检时,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儿子摇晃数下,老人毫无反应。医生

疾冰预防说 2025-01-11 17:09:57

75 岁老人在医院体检时,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儿子摇晃数下,老人毫无反应。医生匆匆赶来检查,旋即神色紧张,急切对护士喊:快送抢救室! “爸,今年体检别偷懒,赶紧走!”张大爷的儿子半开玩笑地催促他出门。张大爷今年75岁,自觉身体硬朗,尽管儿子三番五次强调健康检查的重要性,他仍觉得自己“没病没痛”。 体检开始后,一切都很顺利,抽血、测血压、胸片,张大爷都做得很好,还和护士聊起家常,在做心电图时,张大爷突然感到有些疲倦,便靠着椅子休息。 很快,护士发现他的心电图有些异常,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并带他到监护室观察。 张大爷躺在床上,本想小憩一会儿,但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失去意识,呼吸微弱,脸色苍白。“爸!你怎么了?”儿子焦急地摇晃他的肩膀,张大爷却毫无反应。 “快来人!”儿子急得大喊。医生匆匆赶到,检查发现张大爷心跳极慢,瞳孔反应也迟钝,立刻喊道:“送抢救室!心电监护准备好!” 经过一番抢救,张大爷恢复了心跳和意识,医生告诉家属,张大爷患有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再次发生晕厥,甚至心脏骤停。 心脏传导阻滞是一种心律失常,本质上是心脏电信号的“传输障碍”。心脏通过特殊的电信号让心肌按规律收缩泵血,当信号被阻断或延迟时,心跳可能变慢(心动过缓),甚至短暂停止。 根据阻滞程度不同,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传导阻滞,其中三度阻滞是最严重的情况,心脏上下腔完全“断联”,需要紧急干预。 晕厥是短暂的意识丧失,通常由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心脏作为“发动机”,如果跳动减慢或中断(如心动过缓),脑部就可能缺氧,导致晕厥。 张大爷的晕厥属于“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 Syndrome),它是心脏传导阻滞的一种表现,常见症状包括,突然晕倒;面色苍白或发青;呼吸浅弱,甚至短暂停止。 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能会发展为心脏骤停。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7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心脏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与管理》的研究,详细分析了5000名患者的数据。 研究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心脏传导阻滞的年发病率为0.5%,而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上升到1.2%;超过50%的三度传导阻滞患者在发病前会经历晕厥。 研究还表明,心电图是早期发现传导阻滞的重要工具。实验中,研究团队通过记录患者的PR间期延长、QRS波宽等电活动异常,成功诊断了80%的病例。 另一个重要研究由《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9年发表,文章名为《心动过缓与晕厥之间的联系》。研究对3000名患者进行了随访。 发现33%的心动过缓患者发生过晕厥,平均发病年龄为72岁;早期植入心脏起搏器后,晕厥复发率从33%下降到不到5%。 这些研究共同表明,心脏传导阻滞是一种高危的心律失常,但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晕厥和心脏骤停的风险。 张大爷的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得益于体检中心电图的应用。心电图能记录心脏电活动,帮助医生发现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等问题。 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包括PR间期延长,提示一度传导阻滞;QRS波宽,可能提示心室的电信号传导问题;心率过缓,是心动过缓或阻滞的重要信号。 如果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医生通常会建议进一步检查,如动态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以全面评估心脏功能。 如何预防心脏传导阻滞引发的危险? 1.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应每年进行心电图检查。 2.经常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的症状,要及时就医,这可能是心律失常的预警信号。 3.如果确诊为心脏传导阻滞,医生可能会建议植入心脏起搏器。起搏器通过发出电信号,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是治疗严重阻滞的有效手段。 4.控制血压、血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张大爷的故事提醒我们,心脏传导阻滞是一种危险但可控的心律失常,通过定期体检、关注身体信号和及时干预,可以大幅降低其引发的晕厥和心脏骤停风险。 心脏健康关乎生命,预防重于治疗,及时体检、科学管理,是我们守护健康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1.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of Cardiac Conduction Blocks. 2.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The Link Between Bradycardia and Syncope.

1 阅读: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