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男子靠着每月2000元的收入,供养女念书,没想到,19岁的养女考上大学后,竟偷偷与身家百万的亲生父亲相认,养父找上门,女孩却说:我就是想减轻你们的负担。 “你们有钱,我不要,但别忘了,这19年是谁供她吃穿,把她养大的!” 扔下这句话,赵大哥气冲冲的离开了唐家,站在原地的养女小颖面露焦急,不知如何是好。 一旁的唐向华也有些尴尬:“当年是我不对,我是真心想弥补......”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时间回到19年前,湖南长沙一个偏远的村庄里,赵大哥和妻子正在田间忙碌,隐约听到一阵微弱的婴儿啼哭声,赵大哥循着声音找到一片草丛,看到一名尚在襁褓中的女婴,脸冻得通红,他的妻子也赶了过来,看到孩子的模样,心生不忍。 夫妻俩询问了附近的人,但并没有找到孩子的家人,他们推测孩子是被人遗弃的。 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们觉得不能放任这个无辜的生命被遗弃在野外,于是决定收养这个女婴。女婴被取名为“小颖”,从此成了赵家的新成员。 赵大哥夫妇已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原本计划再生一个儿子,但因为小颖的到来,他们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邻居们看到赵家收养弃婴,都纷纷称赞赵大哥夫妇的善良,表示未来一定会有好报。然而,这份善良背后,却隐藏着生活的艰辛。 赵大哥每月的收入仅有2000元,不仅要养活一家四口,还要支付两个孩子的教育费用,生活的很少窘迫。 随着小颖逐渐长大,她开始懂事起来,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经常帮忙做家务,有时还捡拾废品卖钱,补贴家用。 相比其他同龄人,小颖显得格外成熟懂事,也因此更加受到养父母的疼爱。 然而,没有人能预料到,19年后,这段看似平静的养育故事会掀起一场亲情与现实的风波。 19年后,赵家迎来了最值得骄傲的时刻,小颖不负众望,在高考中名列前茅,被北京一所名校录取。 这个消息让整个村子都为之沸腾,赵大哥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逢人便夸耀小颖的成绩。就在一家人欢欣鼓舞的时候,小颖的亲生父亲唐向华突然出现在她的生活中。 19年来,这个男人对她不闻不问,但听说她考上名校后,他主动找到她,提出让她认祖归宗。 原来,小颖的亲生父亲唐向华就住在这个村子里,他是村里做木材生意的老板,家境殷实。 他当年已经有四个女儿,一直想要一个儿子的他在小颖出生后,便选择遗弃了她,哪怕后来知道小颖被同村的赵大哥收养,也再未做过任何关心。 面对亲生父亲的突然出现,小颖感到无所适从,唐向华为小颖准备了一场丰盛的庆祝宴会,邀请了村里不少父老乡亲,意图宣告小颖的回归。 在宴会上,他一再强调自己对女儿的骄傲,对着众人夸赞她是他家族的荣耀。 唐向华的盛情让小颖无法拒绝,她同意暂时住在唐家,这个决定她并没有告诉赵大哥夫妇,只是留下一张纸条,表示她小住几天,不必担心。 她的突然离去让赵大哥夫妇措手不及,直到第七天,他们才从邻居口中得知,小颖住在唐家,并且已经认了亲生父亲。 得知消息后,赵大哥心中五味杂陈,他赶到唐向华家,进门后,他看到小颖正坐在客厅里,玩着电脑,脸上洋溢着笑容。 眼前的一幕让赵大哥怒火中烧,他质问小颖不告而别,并指责她财迷心窍,为了金钱背弃养育了她19年的家庭。 小颖听后连忙解释,她并非贪图唐家的财富,而是考虑到赵家的经济状况,希望能借助唐向华的能力减轻养父母的负担。 她认为,亲生父亲既然愿意承担这些费用,这样可以让养父母过得轻松一些。 赵大哥却不认同这个说法:“他十几年都没管过你,现在看你考上大学了,就想来摘现成的果子,哪有这么好的事!” “你要是留在唐家,那么唐向华必须支付我们家19年来的抚养费。” 赵大哥的愤然离开并没有让问题就此解决,这场冲突在村子里迅速传开。唐向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主动联系赵大哥,希望能与他面对面沟通。 然而,赵大哥态度坚决,表示19年来,他和妻子靠微薄的收入将小颖拉扯大,供她读书,从未对她有半点亏欠,唐向华如今凭借财富和所谓的血缘关系争夺女儿,这是对他和妻子的极大侮辱。 唐向华陷入两难,他试图以资助小颖大学费用的方式平息赵大哥的怒火,但这一提议被赵大哥拒绝。赵大哥明确表示,赵家虽然贫穷,但绝不接受唐家“施舍”式的帮助。 与此同时,小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对养父母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她主动找到赵大哥和妻子,当面向他们道歉,并表示自己从未想过要离开养育了她19年的家庭。 她向养父母承诺,大学期间,她会通过兼职和奖学金减轻家庭负担,绝不会让他们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 小颖正式向唐向华表态:她感谢亲生父亲对她的关心,但她不会放弃养父母,也不会长期住在唐家。 她表明,无论血缘如何,她的家庭只有一个,那就是赵家。 亲情不是单纯的血缘关系,更是责任和陪伴的积累,无论是赵大哥的坚守,还是唐向华的悔过,都让人明白,一个人的身份不仅在于他是谁的血亲,更在于他是否真正履行了作为亲人的责任。
湖南长沙,男子靠着每月2000元的收入,供养女念书,没想到,19岁的养女考上大学
商业姑娘呀
2025-01-12 18:28:37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