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财经早报
一、盘前资讯
1、要闻简讯
一、央行: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央广)
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央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业内人士表示,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将减少对国债的需求,同时不排除央行在暂停买入阶段仍卖出长债的可能性,以此来调节债市供求关系。这意味着在前期多次提示风险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后,央行对债市的调控力度加码,旨在遏制近期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抢跑”势头,稳定市场预期,同时也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
二、何立峰:加大力度推动扩消费工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财联社)
三、吴清: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财联社)
四、国家数据局:着力培育壮大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实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目标(新浪财经)
五、商务部:2025年要大力提振消费 千方百计稳外贸稳外资(上证报
六、财政部: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确的,非常积极(财联社)
七、国家卫健委:近期流感未超过上一年流行季水平,当前未出现新发传染病(新浪财经)
八、上海发布“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方案,面向失语、瘫痪等患者推动临床应用(中新网)
九、深圳人形机器人行走视频走红 拟人步态震惊英伟达科学家 成本低于10万元(财联社)
十、美国12月非农爆表 新增就业25.6万人远超预期(同花顺)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去年12月非农就业人数为25.6万人,远超事前一致预期的16万人,失业率意外降低至4.1%,低于一致预期的4.2%,非农数据的强劲,给原本就不乐观的2025年美联储降息路径蒙上了更深的阴影。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期今年最多只降一次息的概率升高至超过6成。强劲就业数据打压宽松押注,美股三大指数周五集体收跌。
十一、OpenAI机器人项目招新 或自研传感器(财联社)
当地时间1月11日,OpenAI硬件部门的总监Caitlin Kalinowski在社交平台透露,OpenAI 将开发配备定制传感器的机器人。Kalinowski重点介绍了OpenAI机器人团队的三个岗位以及负责的具体内容,包括电子感知工程师、机器人机械设计工程师、技术项目经理。据介绍,OpenAI的机器人团队将专注于开发“通用”“自适应”和“多功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在“动态”“真实世界”环境中以类似人类的智能运行。
3、三大报要点
1、上海市发布五年行动方案、推进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
相关概念股:诚益通、三博脑科、伟思医疗等
2、数据市场交易规模大增、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将提速
相关概念股:光环新网、润泽科技等
3、国产扫地机器人12月销量数据喜人、多类新品亮相CES
相关概念股:石头科技、科沃斯等
4、国家电影局、商务部组织开展“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
相关概念股:博纳影业、金逸影视等
5、资源储量规模达特大型 我国铀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
相关概念股:万里石、景业智能等
6、OpenAI加码人形机器人布局 人形机器人落地量产进程有望加快
相关概念股:斯菱股份、绿的谐波等
7、受天气及地缘冲突影响,国际油价创阶段性新高
相关概念股: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
8、全球电网开启投资新周期 电力设备需求将持续向好
相关概念股:许继电气、中国西电、国网信通等
9、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投资持续高增可期
相关概念股:钱江水利、安徽建工等
10、地方政策加快布局脑机接口
相关概念股:创新医疗、爱朋医疗等
11、小程序游戏市场强势增长 优质开发者或将显著收益
相关概念股:名臣健康、星辉娱乐、巨人网络等
12、新能源重卡即将迎来加速爆发期 产业链显著收益
相关概念股:中国重汽、潍柴动力等
13、全球首列 碳纤维地铁列车开启商业化运营
相关概念股:双一科技、光威复材等
14、推动医药走出去 我国首个跨境医药区域集采平台启动
相关概念股:中恒集团、柳药集团等
15、行业再迎政策利好 上海发文推动先进固态电池应用
相关概念股:当升科技、三祥新材等
16、首个机器人4D世界模型来了,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应用技术之一
相关概念股:虹软科技、奥比中光等
17、上海发力新型储能产业,到2030年力争应用规模超过200万千瓦
相关概念股:科士达、英维克等
18、中国最大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布鲁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相关概念股:粤传媒、齐心集团等
19、涨幅近5%!稀土精矿价格迎来首季“开门红”
相关概念股:天和磁材、包钢股份等
20、MEMS惯性传感器核心技术壁垒高筑,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驱动市场高速增长
相关概念股:汉威科技、芯动联科、星网宇达等
21、特斯拉透露FSD新进展,机构称自动驾驶行业即将进入增长爆发期
相关概念股:阿尔特、宜通世纪等
22、马斯克称合成数据是未来的解决方案,机构预计复合年增长率超45%
相关概念股:星环科技、汉仪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