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彭帮怀,“毒教材”吹哨第一人,在教材纠错苦缠14年,22场官司,一次都没有赢

飞绿说历史 2025-01-13 10:06:01

他叫彭帮怀,“毒教材”吹哨第一人,在教材纠错苦缠14年,22场官司,一次都没有赢过,但仍旧初心不改,被誉为教科书的守护者,更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教材怎么能出错呢?那可是要教学生的,错误的知识一旦被学生记住就很难改变了。”面对记者的提问,彭帮怀答道。   “你的纠错之路,一走就是十年,许多人都说你是在炒作,这个你是什么看法?”   听到这个问题他并不意外,“谁炒作能连续十年?他们想说就随他们说吧,我只求问心无愧。”   “我现在的职称还只是中级教师,若不是纠错十年我的职称至少是副高级的,公道自在人心。”   十年来,他用自己“毒辣”的眼光,从多家出版社发行的教材中,找出了几百处错误。   这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偶然间发现学生标点符号错误使用,他将错处标志了出来,谁曾想孩子不仅没有改正,还振振有词道,课本中就是这样写的。   甚至开始有学生家长质疑他的专业性,那时候他在校外办了一个作文培训班,事情一出,纷纷有学生家长来找他退费。   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在找过国家公布的权威资料之后发现并不是规则改变了自己不知道,而是学生课本上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就是错误的。   他是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他利用闲暇时间开始阅读各大出版社发现的学生课本,发现不仅仅是标点符号出现了错误,就连一些词语的使用都出现了错误。   连教材都出错,学生怎么会学好呢,他开始了自己的漫长修正道路。   在发现标点符号出现错的时候,他不仅仅是翻阅了相关的资料证明,还向专家请教进行确认,在得到多方面的肯定之后,他向出版社提出了自己的发现。   可是寄出去的邮件大都石沉大海,有回应的是在踢皮球,走投无路的他,开始向“央视3·15”投诉,有了国家的参与很快就有出版社进行回应。   记者很快就找上了出版社进行采访,然而他们并没有承认自己出版的图书存在错误。   “我们在收到消息的时候就开始查找这方面的有关问题,还请教了北京的专家,根据北京专家说的出版社标点符号符合规范,是可以使用的。” 尽管他们口头上并不承认自己存在错误,但是却在背后偷偷修改了几十处错处,但是还有一大部分没有进行修改。   见通过这种方式都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他研究生读的是法学,他开始走法律方式来进行抗争。   然而每场官司都以“败诉”结束,这依旧抵挡不住他前进的道路,随着舆论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加入了他的队伍。   越来越多的人都重视了起来教材质量问题,彭帮怀用自己“小小的声音”引起了社会上“巨大的反响”。   信息来源:   《为给教材纠错,他打了10年官司 “纠错教师”彭帮怀:已经没有回头路》——民主与法制时报  

0 阅读:54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