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一向“小气”的张艺谋,找到余华甩出25000元现金,并说道:“把你的手稿《活着》给我拍成电影!” 最终余华得到50000元巨款! 早年间,余华和妻子陈虹蜗居在北京,住在一间不到10平米的屋子。 每个月领着400块的稿费过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当时余华在写着自己的新作《活着》,一度陷入创作瓶颈期,怎么写余华都觉得还是差了点东西。 妻子拿过手稿一看,说道:“既然第三人称的感觉不对,用第一人称试试,那多有代入感。” 于是,在妻子的点拨下,他用第一人称男主福贵的口吻重新复述了这段故事。 余华一边写一边哭,他问自己:“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如何感动读者?” 用第一人称后,余华感动了自己,哭了,他知道自己可以发布了。 果然,《活着》一经发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这也引起了大导演张艺谋的注意。 此时的张艺谋,已经凭着《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作品,在各大电影节上,拿奖拿到手软了。 他已经是名满中国的大导演了。 他找到余华,甩出25000元的现金:“把你的《活着》卖给我吧,我准备把它拍成电影。” 余华直接被惊呆了,毕竟张艺谋导演在他们编剧的圈子里,一向是以“抠”出名的。 而且张艺谋的上一部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余华的好友苏童卖给他的。 苏童还跟余华狠狠炫耀了一番:“我敲了张艺谋一把,要了4000元的改编费。” 这可让余华着实羡慕了一番。 没想到自己的《活着》居然值25000元,这对于余华来说,简直就是天价。 没想到张艺谋却说:“如果拍成电影,有些地方还是要改编一下。” 于是,7万字的稿件,改编成了11万字,而张艺谋,直接给了余华5万块,其中2.5万作为小说的改编费。 拿到5万块钱后,余华高兴得起飞,手舞足蹈的对妻子陈虹说道:“咱们有钱了,一辈子都不用再为钱发愁了。” 第二天,余华就拿着这5万块钱,买了人生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硬盘100兆,一下就花了一万五。 当时北京五环的房子都要2万多一平米,5万也就只能买两三平米,而且买笔记本花了一万五。 剩下的3万5也不再是“巨款”了。余华一瞬间又有了危机感,决定买了电脑之后,再继续好好创作。 不过,好在张艺谋的电影面世后大火,男主角葛优也获得最佳男演员奖,电影还获得戛纳电影节奖。 因为电影火了,原著小说也跟着火了,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2万册,迅速被卖光。 余华一下子就能买得起北京的房子了,原本他以为这辈子真的再也不缺钱了。 可没想到,因为张艺谋没有经过电影局的批准,就拿着《活着》参加戛纳电影节。 导致电影被禁,小说也受到了牵连,当时印出来的几万册小说成为废品别销毁。 出版社也直接崩盘,余华去拉了几麻袋拿着到处送人。 可以说《活着》,成也张艺谋,败也张艺谋,但余华说:“不管怎样,我是感谢张艺谋的。” 没想到4年后,出现了转机,《活着》的盗版VCD在市面上出现,引起了一阵热潮。 很多人又开始去看原著小说,《活着》又再一次“活”了过来。 这一次,《活着》直接进入国际市场,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韩、俄等30多个国家的语言。 同时也获奖无数,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学经典,余华也凭此进入中国作家第一梯队。 就连获诺贝儿的莫言都说:“余华的书,少我的一半,但是影响力却大我一半,希望我也能写出向余华《活着》那样的书。” 2019年,莫言、余华、苏童被邀请到牛津大学参加了一场演讲和访谈。 不过有缘分的是,三人的书,都被张艺谋拍成了电影,分别是《红高粱》《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 苏童直言:“我当初太老实,只感谢张艺谋,其实张艺谋也感谢我们。” 确实,张艺谋至今拍下无数经典的电影,与这些编剧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活着》无论是小说版,还是拍成了电影,都是经典。
没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