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申
北京历史上属蛇的名人有不少,有趣的是,撰写《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日下旧闻》《天咫偶闻》等著作的均是属蛇的名人,而这些著作成为当今研究北京历史必不可少的典籍。
国子监的复苏槐(吉祥槐)
《天咫偶闻》
许衡修订新历法
了解许衡,是从参观北京孔庙与国子监开始的。如今,在孔庙与国子监内,还留存着两株有着700多年树龄的槐柏。槐树名曰“吉祥槐(或复苏槐)”,柏树则为“触奸柏”。此柏树,又引出一段“替天”惩戒明代权臣严嵩的传说。而槐柏的种植者,正是元代的许衡。
许衡出生于1209年,从时间论,要比严嵩早270多年。所以两人绝没有谋面的可能。根据史料记载:许衡幼年聪悟,读书如饥似渴。但家贫无书,于是经常手抄,即便是战乱中也勤于读书。年岁稍长,得文人指点,开始深入钻研儒学思想。但他阅读的领域,远不止儒学。但凡是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象、历法、兵刑、经济、水利等,许衡无所不学。
待到忽必烈统治时期,许衡被召入京师,并担任国子祭酒职务。只可惜,由于受到平章政事王文统等人的排挤,许衡告病归乡。至元二年(1265年),忽必烈更换了宰辅之臣,随之又把许衡召至大都。许衡以儒家思想论国家大事,多秘奏,参与立朝仪、定官制等。此时,忽必烈更看重的,是能为其敛财的阿合马等人。阿合马担任中书平章事,领尚书省和六部,势倾朝野,只有许衡等极少数人会与其发生争执。
不久之后,因一件事,让许衡彻底得罪了阿合马。忽必烈打算任用阿合马之子管理枢密院,许衡进谏道:“天下大事无非是财政、军事、民事三项,阿合马已经总揽财权,现在又让他儿子执掌军事,这样做可不好。”阿合马听说此事,怒火中烧。但老谋深算的他,却公开举荐许衡入中书省,以便寻找机会寻许衡的短处。未久,忽必烈即下旨:任命许衡为左丞。
许衡虽得阿合马举荐为相,却一点都不给阿哈马留面子。该上疏弹劾,照旧弹劾。时间一长,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而此时的忽必烈,即重用阿合马,又舍不得放弃许衡。见双方僵持不下,忽必烈便找来许衡,让他推荐一个可以取代自己的人选。许衡说:“用人大事,天子应独揽大柄,我推荐人,开个收买人心的头可不行。”
忽必烈告诉许衡,他打算开太学。许衡兴奋地回道:“这才是我该做的事。”于是,忽必烈任命许衡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许衡因材施教,除经学之外,还教学生们练习礼仪、书法、算学等。在国子监内学习的,很多都是忽必烈下旨招募的蒙古子弟。这些子弟在许衡等的教导下,真正学到了中原汉地文化。当然,对于在朝的保守派权贵(如阿合马等)而言,这也是不能容忍的。由于执掌财政大权者的故意为难,以致诸生廪食不继。无奈之下,许衡只得请求还乡。经过反复权衡,忽必烈最终于至元十年(1273年)放许衡回到故里。
时隔三载,因要修正《大明历》,忽必烈又念起许衡的好处。于是,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许衡又被召回大都。此时,许衡的职务,不止是负责历法修制,而且再度担任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兼领太史院事。此后,在许衡与太史令郭守敬的共同研究下,新历法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年)完成,忽必烈赐名为《授时历》,并颁行天下。令人多少有些遗憾的,是后世的历史课本中,只提到郭守敬与《授时历》的关系,而于许衡则只字未提。
孙承泽给宣南留下地名
出生于1593年的孙承泽,是顺天府大兴县上林苑(大兴区采育)人。居住于宣南地区的朋友,对孙承泽的宅院所在地,或许并不陌生。宣武门外的前孙公园胡同、后孙公园胡同,就是孙承泽宅院的旧址。昔日的孙公园,一部分区域是孙家的宅院,另一部分区域则是孙家的花园。园内戏台,是洪昇所作《长生殿传奇》的演出地,而园中部分区域,后被李鸿章等筹资兴建起鼎鼎大名的安徽会馆。
孙承泽是卷席在时代浪潮之中的人物。他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并先后担任河南陈留、祥符两县县令。不久之后,因政绩卓著而擢升刑科都给事中。待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孙承泽几欲自杀殉明,但都没死。清军入关后,他感于清廷为崇祯帝服丧、改葬等行为,决定接受清朝的官职。随后,他的职务被一再擢升,最终被授予都察院右都御史、太子太保衔。60岁那年,孙承泽以病致仕。
引退后,孙承泽博采群书,尤其是经史、地理、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此后的二十余载时间里,孙承泽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其中,对于研究北京史地文化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的,是《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畿辅人物考》《元朝典故编年考》《寰宇志略》等著作。《春明梦余录》一书总七十卷,记述明清交际时京师内外的基本状况,涉及宫室、园林、寺庙、衙署等。而流传甚广的“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最早便来自《天府广记》中“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表述。由此可见,孙承泽对北京的贡献,远不止两条胡同名称那样简单。
朱彝尊著有《日下旧闻》
出生于1629年的朱彝尊,比孙承泽小36岁。他与前辈做着同样的事:撰写北京地方史地文章。
朱彝尊的家族原本是明朝显宦,到了朱彝尊这一代,家道早已中落。尽管朱彝尊也经历过明清交汇的动荡时期,但他的读书求学过程并未受到太多影响。青少年时代的他,博览群书,对诗词、经学和史学都产生了浓厚兴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许是那个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普遍追求。顺治十一年(1654年),朱彝尊离家出游,以寻觅知音,开阔眼界。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古刹名寺,东西南北无不亲历。
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特开博学鸿儒科,而年届半百的朱彝尊被举荐参试。翌年,朱彝尊在体仁阁内参加殿试,并被康熙帝亲自拔为一等,授翰林院检讨,且参修《明史》。
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朱彝尊充任日讲起居注官,颇得康熙赏识。不久之后,他被任命为江南乡试副考官。考试结束后,朱彝尊又入值南书房,并被赐紫禁城骑马的待遇。
朱彝尊嗜书成癖,一生所藏各种书籍数万册,此外还藏有大量碑刻铭文拓片及大书法家的手书真迹。作为“书痴”,他以博闻广识而名扬朝野。然也是因为“书痴”,他居然私自带人于禁地抄书,结果被免掉了职务,本人也不得不迁居宣南居住。多少年后,研究者们仍在津津乐道于他的才学。尤其是北京史地的研究者们,更是对朱彝尊编纂的《日下旧闻》颇为赞赏。毕竟,这部著作于乾隆时期被增补为《日下旧闻考》,且成为研究清代中叶以前北京史地的最重要书籍之一。
震钧撰写《天咫偶闻》
震钧出生于1857年,和他同为丁巳年出生的,还有《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他俩都将自己人生最精彩的阶段留给北京。
震钧出身满族官宦世家,他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满洲知识分子之一。震钧经历过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其一生好学深思,著述斐然。
而今,研究北京史地的朋友,手边总离不了一部名为《天咫偶闻》的著作。这部著作中,记述了清末北京地区政治、文化、典章制度和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该书的初刻本,出自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其作者就是震钧。
震钧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在于其“世居京师,习闻琐事”,有条件来记叙北京掌故史实。
《天咫偶闻》全书总十卷,以城内外区分章节,分列皇城、南城、东城、北城、西城、外城东、外城西、郊坰、琐记九类。书中既讲述了京师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又探讨了清代典章礼仪的沿革变迁,还关乎地方风物、建筑的岁月流转,也有对于京师名宦学者旧居故第的调查以及贵戚巨贾的遗闻逸事。此外,对北京地区的自然灾害、饮食起居、习俗等皆有大量记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研究北京史地的朋友是幸运的,因为有这些丰富的典籍可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