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毛主席问邓小平:我死后中国什么样?邓公的回答让伟人倍感欣慰。 1973年3月份,邓公恢复了工作,当时的周总理因为患病在身,很多工作不能胜任,所以,在毛主席的安排下,邓公受到了更多器重。 那时候,邓公不仅负责部分原先周总理的工作,还参与了外交活动,很多事情,毛主席拿不定主意时,也都会参考邓公的意见。 众所周知,毛主席对军队建设一事十分重视,70年代时,他就意识到军队里出现了一些问题,急需改革。 可是,该怎么改呢?毛主席专门找到邓公,两人研究了一番。 1973年8月,在中共十大结束后不久,毛主席把邓公叫到了身边,闲谈中,毛主席突然问了这样一句话:“我去世后,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邓公明白,毛主席的这句话指的其实是军队问题,在简单思考过后,邓公并没有说话,而是把目光放在两人之间的茶几上。 接下来,邓公拿起自己跟前的茶杯,放在了毛主席跟前,又把毛主席跟前的茶杯放在了自己这边。 看到这一幕,毛主席立马理解了邓公的用意,笑着说道:“英雄所见略同啊!” 想要弄清楚邓公“互换茶杯”的用意,还得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1973年12月,中央给全国各个军区发送了一份机密文件,文件上面写有一句话:“开会事请勿下传,到时北京派飞机去接。” 又是保密又是专机接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快,八大军区的司令员立马赶到了北京,紧接着,一场重要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上,毛主席先是聊了革命时期的激情岁月,会场气氛相对轻松,但紧接着,毛主席突然说道:“政治局要议政。军委要议军,不仅要议军,还要议政。” 话罢,现场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紧接着,毛主席又说道:“我考虑了很久,大军区司令员还是调一调好。” 要知道,自从我国1955年军队改革后,各大军区的司令员几乎没怎么动过,那这次为什么要调动呢?毛主席给说出了原因:“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 有好几个大军区,政治委员不起作用,司令拍板就算……要问题是军区司令员互相调动,政治委员不走。” 12月22日,在毛主席的指示下,邓公发布命令,立即执行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 八大军区调动命令下达后,北京和沈阳、济南和武汉、福州和兰州、南京和广州八个军区司令员立马进行了对调,李德生、陈锡联、许世友等八人迅速上任。 八大军区司令员的对调有效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同时,对中国的长治久安起到了积极作用。 后来,邓公对此事做出评价,他说:“这是因为毛泽东很懂得领导军队的艺术,就是不允许任何军队领导干部有个团团,有个势力范围。” 1975年初,邓公担任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管军队改革一事,在不久后召开的总参谋部机关团以上干部会议上面,邓公就明确了“军队要整顿”的政策。 为此,邓公深刻研究了军队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地提出了改革措施,军改工作开展格外顺利,周总理都忍不住夸赞说:“你这一年干得很好。” 事实证明,邓公拥有远见卓识,拥有极高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领导力,这也印证了毛主席的那句话:英雄所见略同。
1973年,毛主席问邓小平:我死后中国什么样?邓公的回答让伟人倍感欣慰。 197
有范又有料吖
2025-01-14 16:58:11
0
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