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中南大学学生王明健在毕业前一天突然被两名没有任何军衔与职务的神秘军人带走。在军人的看管之下,王明健签署了一份保密协议。之后,他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整整销声匿迹了30年。 1933年,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王明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与那个年代的许多孩子一样,他的童年伴随着战火与动荡,但这并未阻挡他对知识的渴望。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无数渴望改变命运的年轻人打开了一扇大门。王明健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南矿冶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 五十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各个领域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中南矿冶学院作为新中国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之一,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 在校期间,王明健专注于矿冶工程的学习,展现出了优秀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1955年,他即将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原本计划参与国家的工业建设项目。 然而,命运往往就在转瞬之间发生改变。在毕业前夕,两名没有任何军衔与职务的军人突然出现在学校。他们带来了一份神秘的调令,要求王明健立即服从组织安排。 这份调令的背后,是新中国最重要的国防工程之一——"309大队"。这支队伍的真实身份是中国第一支铀矿地质勘探大队,肩负着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原料的重任。 对于刚刚二十多岁的王明健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转折点。在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后,他不能再以真实身份示人,甚至无法与家人正常联系。 从此,这位年轻的工程师便隐姓埋名,投身到了一项鲜为人知的事业中。 这个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美苏核垄断的阴影下,掌握核技术成为了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年轻的王明健,将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扮演关键角色。 在新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初期,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摸索。当时的炼铀工艺十分落后,王明健和他的团队面临着极大的技术挑战。 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现成的工艺,王明健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之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简单但有效的炼铀方法:先将铀矿石筛选分类,再将富矿打碎,用稀硫酸浸洗,最后用氨水中和。 在当时的条件下,连最基本的防腐蚀容器都无法获得。王明健想出了用老百姓家常见的陶瓷缸来代替。 这套被后人称为"土法炼铀"的方案,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它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不需要昂贵的材料,却能有效地从矿石中提取出铀。 1958年,王明健带领团队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的下庄地区,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自办炼铀厂。这个隐藏在深山中的工厂,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原料保障。 在实验过程中,危险时刻无处不在。1959年,在一次纯金属铀的提炼试验中,王明健连续经历了两次巨大的爆炸。虽然他幸运地保住了性命,但这次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工作的危险性。 伤愈后的王明健立即投入到新的试验中。最终,他成功炼制出了1公斤纯金属铀,这个成果被送往北京博物馆展出,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了铀提炼技术。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这一天,不仅是中国核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王明健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 任务完成后,309大队面临撤离的选择。但是,下庄地区需要建设更大规模的水冶炼铀厂,王明健主动选择留下。 这一留,就是31年。从1958年到1995年退休,王明健始终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他带领工人们解决了几十项技术难题,实现了重铀酸铵生产从无到有的突破。 艰苦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劳动,给王明健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损害。但是在那个年代,他和同事们都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核工业建设中。 1986年后,档案解密工作逐步开展,王明健的事迹才开始为外界所知。 即便在这个时候,王明健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低调作风。他住在韶关市区一间简陋的房子里,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2014年,为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国家"两弹一星"办公室派人专程寻访王明健。面对工作人员询问有什么要求时,他只说了一句:"我没有任何要求,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无上光荣。" 退休后的王明健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将研究重心转向了量子科学,在家中继续着科学研究的工作。 随着档案的进一步解密和媒体的关注,王明健的故事逐渐传开。人们这才知道,在广东韶关的深山里,曾经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他被评为"南漳楷模"、"襄阳楷模"、"中国好人"、"襄阳道德模范"。这些荣誉是社会对他过去贡献的肯定。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王明健获颁国庆纪念章。 同年,他还入选了"荆楚楷模年度人物"。评选委员会的授奖词这样写道:"公仆自英雄,功赫荣殊,元帅授勋彰大勇;英雄又公仆,政勤风俭,人民点赞颂高行。" 之后,王明健被赋予了"炼铀之父"的称号。 2023年7月7日,87岁的王明健在广东省韶关市核工业四一九医院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