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的儿子刘蒙少将曾采访过国民党的作战厅厅长,这位作战厅厅长坦言,他研究了毛主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1-14 23:09:36

刘伯承的儿子刘蒙少将曾采访过国民党的作战厅厅长,这位作战厅厅长坦言,他研究了毛主席的 战略思想,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挺进大别山”! 提起刘伯承,就不得不说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指挥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挺进大别山"战役。时值1947年,国共内战进入了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在美式装备的支持下气势如虹,而我军在经过了几次战略转移后,也需要寻求扭转战局的良机。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毛主席审时度势,作出了派刘伯承率领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英明决策。 大别山地处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势十分险要。其东临长江天堑,西靠河南平原,北接盘踞在宿松一带的国民党重兵。老百姓常说"山高皇帝远",国民党统治在此从未真正建立。这里地形复杂,山路崎岖,民心向背复杂,各路军阀势力盘根错节。要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立足,绝非易事。 但刘伯承临危受命,带领大军杀进大别山腹地。为了尽快打开局面,刘伯承当机立断,一面派出小分队深入山区,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一面集中主力依托有利地形,寻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经营,大别山根据地初具规模,拥有了一大批坚定的支持者。 国民党对于大别山的威胁深感不安,调集重兵对根据地进行"重点进攻"。然而,习惯了正面对垒的国民党军队在大别山的崇山峻岭中处处碰壁。刘伯承采取诱敌深入、避实就虚、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策略,使敌人陷入到四面楚歌的被动局面。著名的王村口伏击战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刘伯承命令新四军一部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佯装撤退,将敌人诱入早已选定的伏击圈。待敌人全部进入埋伏后,我军一举发起猛攻,将其前后包围,全歼於此。仅此一战,就打得敌人丢盔弃甲,从此再不敢轻易进犯大别山腹地。 大别山战役的胜利,不仅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而且吸引了国民党主力的注意力。敌人被迫从前线抽调近70个旅的兵力,妄图一举消灭大别山的革命力量。殊不知,这正中了毛主席和刘伯承的下怀。前线的敌人被牵制,后方的根据地不断壮大,大大改善了我军的战略态势。大别山成了压在国民党头上的一座大山,成了扭转内战局势的关键一招。 表面上看,刘伯承只是率部在一隅与敌周旋。但实际上,他以小博大,以弱胜强,不动声色间就撼动了整个战局。正如毛主席所说,刘伯承不仅完成了最初的三个预想,即被消灭、被迫撤出和对战略有影响。而且还实现了毛主席都难以想象的第四种可能:在大别山站稳脚跟,成为扭转战局的中流砥柱。这充分体现了刘伯承作为一名卓越军事指挥员的非凡才能。 刘伯承在大别山立下了不世之功,但革命形势的发展依然十分严峻。国民党虽然在战略上被动,但在军事上仍占优势。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毛主席决定发动淮海战役。在这场事关全局的决战中,刘伯承又一次发挥了关键作用。 1948年11月6日,古都徐州的天空炮声隆隆。时任中原野战军司令员的刘伯承, 正在指挥部署这场战役。淮海战役号称"准决战",之所以冠以"准"字,是因为它是为随后的渡江战役作准备。尽管如此,它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任何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决战。 刘伯承对淮海战役的战略地位有着清醒认识。他根据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决策,制定了详尽的作战计划。面对国民党重兵防守的局面,他沉着应战,灵活指挥。采取了里应外合、多路围歼的方针,乘敌之危,致敌于死地。仅用两个月时间,就以63万起义投诚、55万被俘、10万阵亡的辉煌战果,彻底击溃了敌人的嘉鱼大军,扭转了战争形势。 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完成,渡江战役的号角已经吹响。经过了三年多舌战天下的拉锯,中国革命即将迎来最后的决战。让刘伯承元帅引以为傲的是,他将有幸成为这场空前绝后的战役的总指挥。渡江战役的规模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仅渡江地域就有800里,需调动一百多万大军,几乎是集全国之力了。这对指挥员的能力,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刘伯承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1949年4月20日,他率领的百万雄师,在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的重兵把守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强渡长江的战役。仅用了短短十几个小时,我军就在江南和江北建立了稳固的桥头堡。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被一举突破。刘伯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指挥艺术,再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趁此胜势,刘伯承一马当先,率军南下。沿途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国民党军队在我军迅猛的进攻面前,土崩瓦解。到7月初,西南几个主要城市相继解放。国民党二十年的反动统治,至此土木瓦解。新中国的曙光,已经升起在地平线上。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