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史之乱看一个农业国家兵员极限动员的临界点

闲说宇俊星 2024-03-02 21:18:40
从诗圣诗歌看唐王朝极限征兵

安史之乱第三年,因为朝堂上错误站队,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年他已经48岁,鬓边白发横生。陕州到洛阳的路上,看到了朝廷因为邺城征讨叛军而在当地进行极限征兵的情况。

这一路的见闻让杜甫创作了不朽的诗篇——三吏三别。

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杜甫

从诗中可以看到,唐朝为了平叛已经到了榨干国力的地步。

“新安吏”中政府要征召没到成丁年龄的男子当兵。

而“石壕吏”一篇中更是连家中的长者都要被征召了。

杜甫一面同情人民的痛苦,一面又不得不劝勉那些被迫征上前线的人民。当未成年的男子、新婚的丈夫、已献出三个儿子的老妪、子孙已死尽的老翁、无家可归的独身汉等等广大的人民被征调时,为了平乱李唐王朝动员到了极限。

安史之乱波地域广持续时间长给唐朝

当时唐朝的极限动员下还能征多少兵员

玄宗时期,当时政府掌握的纳税户口是接近1000万户,纳税人口人口是5000万到5500万之间。因为士兵,皇室、勋贵、贵族庄园中租地的佃农不承担纳税,很多学者认为唐朝的总人口在7000~8000万。

唐代府兵

唐代征兵年龄是23岁到60岁,这个范围内男性大概为总人口2成。这么一看有1000多万可以征调,但是必须有人维持治安、耕地、服徭役。肯定不能征这么多。而且当时战争发生在北方地区,南方则以财税支持战争。

唐军征兵只能在自己能掌握的关内、河东、部分河南、山南、陇右进行。南方负责提供钱粮,北方负责提供兵源。

天宝末年全国纳税人口分布,河南河北超过300万户,也是仗打的最凶的地区

新旧唐书记录的天宝14年唐朝各道的人口,河南河北户数都超过150万,一共占了全国的1/3,这里也是战争最激烈地区,人口损失极大。而且后期史思明占据河北,唐朝没法在河北征兵。

除掉河北道还剩380万户,再去掉半个河南道还有300万户。征兵只能在300万户这1500万人中进行。

北方极限征兵,南方极限征粮

这几个地区也不太平只是受到战争影响小一点,可征兵范围又要打一个折扣,就算5折吧。那么唐军可征兵的户数是300万户*0.5=150万户。每户5人计算是750万。按照上文提到的人口金字塔20%成年男子去征兵,最多150万人。但这150万人不可能全部被征召走,还必须保证基本的农耕、徭役人口。

战争后来的进程也表明,邺城惨败后官军兵力枯竭。只能在李光弼的带领下和兵强马壮的史思明叛军打起了防御战。到了最后唐代宗再次请来了回纥人才一鼓作气把叛军从洛阳赶回河北。

人类现在战争的最大规模动员苏联,二战先后动员了1400万士兵

对比苏联二战时期的极限动员,1.9亿人前后动员了1400万士兵,基本把1920年前后的男子打光。但工业化的国家能力比农业社会强得多。作为农业社会的唐代肯定没办法做到7%的动员率。这个也要打对折按照3%动员率,在北方唐王朝实际控制的750万男性中最多再征22.5万的士兵。

安史之乱打了8年,唐朝也确实打不动了,这就是为什么唐代宗最后赦免了大部分叛军将领的原因。

全民皆兵,极限动员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今天的以色列为了对付加沙,动员了36万人。考虑到以色列国内还有13%哈瑞迪人和20%阿拉伯人,能动员的人口是570万。这个动员兵的比例已经到了6.3%基本赶上二战时的苏联。

以军目前进展不顺,多辆坦克被“开罐”

现在可以确定,现代国家所谓“全民皆兵”的极限基本就是7%左右,15个人养一个兵。这是二战时期的拥有强大组织能力的苏联创下的记录,不过这种动员连苏联也受不了,战争一结束,苏联便开始火速复员军队。

古代农业国家的军事动员极限是多少?前面从杜甫的诗歌中,大致推断了农业时代3%的动员率基本是唐王朝的极限了。其他朝代有没有超过兵民比例极限的。可以看看古代几个例子。

喋血长平

中国古代著名的“举国之战”应属长平之战。在这场大战中,为了争取胜利,秦赵两国都进行了举国动员。史书记载,赵国300多万人口,动员了45万赵军参战;秦国500多万人口,动员了60万人参战。

在战争的最后时期秦昭襄王亲自到了河东前线做总动员,把河东15岁以上男子全部征发,而且奖励爵位,秦国用农业时代的极限动员打垮了赵国。

秦赵两国展开总动员

这么看双方动员的人口都达到全国总人口的八分之一比二战苏联还强。

但是,长平之战所动员的是人力,不是兵力,是脱产战士和运输粮食物资民夫的总和。这里的45万和60万不是不全是拿兵器的士兵,还包括的后勤民夫和军械的维护人员。现代战争中战斗序列也只占一支部队的一半左右。

真正脱产的士兵最多能征多少呢,律法严格的秦法是有记录的。

出土的秦简

在2006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胡平生于北京发现了一批早期秦简。立刻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上级,通过多方联系。在香港用150万收购了这批秦简。

这批秦简墓葬的主人,应该是一名从事法律工作的官吏。后来这批秦简被盗墓分子盗掘然后走私到香港,好在有研究员慧眼识珠发现了这批国宝。

依照这里的秦简记载:在秦国一万户区域,一户5人计算,5万人口总共能抽调2千士兵。战国时期,血腥的灭国战频率极高,打了几百年仗的秦国一般,秦国一户人家五口人,即使是以动员能力极高的战国时期,一个国家所能动员的最高兵民比例是历次战争得到的教训。这个比例在战国时期大概也就是1:25。

商鞅打造的国家就是为战争做准备的,很无情但也很讲科学

基本上古代农业社会兵民比例极限也就在1:25-1:30。到了这种动员状态就是生死存亡的时刻了。除了动员比例,极限动员持续的时间也很重要。长平之战持续了2年,秦国除了河东连蜀地都动员了。这一仗后,秦国缓了很多年才再次开始灭国战。

如果持续进行高比例长时间的动员会怎么样,隋炀帝给过我们标准答案。

三征高句丽

隋炀帝征伐高句丽之战,当时隋炀帝动员了百万大军。同时,还有大约150万民夫运输物资。隋朝在一个时期,动员了200多万人跑到东北进行军事行动,这200多万人脱离了生产活。当时有5000万人口,相当于4%的人口,或者10%的青壮劳动力被填进高句丽的坑里面了,而且这种混事杨广还干了3次。

征伐高句丽动员的隋朝水师

除此之外同时还在大修运河,皇帝这么不恤民力的瞎干,不出大事是不可能的。当时隋朝的上层关陇的勋贵们都感觉了国家失控全都在准备后手。

最后杨广翻车,生死族灭。

为啥1比30是极限

战争是极其消耗的行动,孙子兵法第一句就告诫领导人在开启战事前一定要谨慎。

正常情况下,国家对国内可有效利用的劳动人口是有限的。除去人口中占一半数量的妇女,再除去老人和小孩,可征之人的数量属实有限。另外,行军打仗,后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维持一支军队的吃喝拉撒,必要的民夫数量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宋代《梦溪笔谈》

按宋代《梦溪笔谈》的说法,为了供养一个行军的士兵,需要3个民夫运送粮草物资。再加上古代国家生产力有限,必须要有大量的劳动人口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这是维持社会运转的基础力量。失去了这些基本力量,别说打仗了,整个社会先崩溃了。所以,别看古代战场动不动号称几十万大军,实际上,真正能够拉上前线作战的兵力,占全人口的比例是非常低的。

粮食是最大瓶颈

为什么这个比例是极限?到底是什么因素,限制了更大比例的动员呢?

粮食,古代制约动员规模最大物质因素是粮食。

相比今天随便一亩地6、700斤的亩产,或者有亩产过吨的高产玉米田。农业社会的中国长期亩产在100斤左右,到了明清才达到150斤。

宋代前全国总共6、7亿亩左右土地,风调雨顺全国产出600亿斤粮食,宋代前封建王朝一般人口巅峰6000万~8000万人,也就是人均1000斤粮食。除了留着吃饭的,这些粮食还要供给庞大的官僚社会、皇室贵族和艺术家这些上层建筑。一旦战争庞大和持续时间长,国家就会面临解体。

农民再怎么拼命生产,在客观环境的限制下,也很难挤出更多的余粮去供养脱产士兵的。

唐军从关中打到河北已经式筋疲力尽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史之乱持续了8年,10万级别的会战打了这么多,唐军、叛军在中国北方一直持续的高强度战斗,李唐王朝居然还能挺过来。说明了盛唐留下的家底真的很厚,一般朝代这么大的叛乱肯定改朝换代了或者碎成一地了(某种程度唐朝北方也碎成一地了)。

正因为农业时代社会剩余不多。一个盛世都是靠着前面上百年好几代人的积累。所以,中国古代对征兵的要求,往往是“三丁抽一”或“五丁抽二”的方式。也就是说,一户人家的三个男丁,抽取一人当兵;五个男丁,抽取二人当兵。这样给农业生产留下足够的人手,防止出现粮食不足、社会崩溃的情形。

第二因素,消耗巨大的军事物流

又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

这段记述是汉武帝时期从山东往河套运粮食的大致估算。整个武帝时期,汉帝国持续的对河套、漠北和河西的匈奴人用兵。由于这些地区都远离产粮区,所以必须将河北、关中、山东的粮食一车一车陆运到前线。

汉军的出征,需要无数民夫日以继夜的往前线输送粮草

“钟”是齐国的计量工具,一钟大约相当于6.4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就是说要消耗192石粮食才能有1石送达目的地。按照这个比例,粮食的有效运达率只有0.5%,转运之艰难可见一斑。

《梦溪笔谈》中的说法,每个民夫可以背六斗米,士兵自己可以带五天的干粮,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军事行动可以维持18天。如果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军事行动可以维持31天。如果要出动十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7万人,就要用30万民夫运粮,再要扩大规模就很困难了。

汉代对匈奴的战争式极限考验一个农业国家的组织力和动员能力

而且不单单是粮食,刀枪盔甲、弓弩箭矢等军用物资也需要专门的工匠和民夫负责制作和运输。

正因为高强度的战争对脆弱的农业经济破坏太大,封建王朝的大规模战争之后都必须休养生息,否则就是秦二和杨广的下场。

从西域赶回来平叛的安西军陌刀队

安史之乱前期叛军风头正盛,唐军实力雄厚双方硬碰硬战斗非常激烈。不论是嘉山之战、灵宝战役、香积寺战役、新店战役都是10万人数的会战。

但安史之乱后期,唐军邺城惨败以后。李光弼代替郭子仪领导唐军,由于前期消耗巨大,李光弼时期打的战略会战比第一阶段少多了,规模也没有前期的大,因为此时的唐朝已经不支持大规模会战了。

到了763年双方都是疲态尽显,这场大伤国力的动乱在这一年结束。

杜甫此时在成都听闻官军收复河北,激动的留下诗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人看到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但也为这个国家能脱离战乱而欣喜若狂。他的诗文像是一面镜子,向如今的我们无保留的展示8世纪中叶那个从伟大掉落到衰微的时代全景。

2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