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反差感,留在了企鹅岛。

晨泽爱看剧 2025-01-15 15:48:09
幼年时我第一次去到深圳,像闯入了城市的钢筋丛林。高楼大厦如巨人矗立,投下沉重的阴影,交错的电线将天空切割成一块块不规则碎片。 成人后再次审视这座城市,我看到一片冷硬金属与混凝土交织的狂想之地,前方蔚蓝海水轻抚眼帘,背后城市天际线悠然延展,远山含黛,于遥远之处勾勒边际。 那是深圳前海湾畔在建的企鹅岛。今天新出的《狂想之城·深圳期》纪录片,首次公开企鹅岛内部,岛上即将完工的云楼,由纪录片主理人兼鬼才建筑师马岩松设计。 “我记得当时跟Pony(马化腾)讨论方案,他给我一个印象就是,他非常在乎这个岛跟城市的关系。” “我觉得在这个地方,海边,在这个岛上,需要轻盈、飘逸的建筑,好像从城市这些楼之间,慢慢往海里飘过去的一种动感。” 片里,鬼才建筑师马岩松话里话外透露一个意思:要让这里每个人获得无言的归属与松弛感,触摸这片人造的城市温柔印记。 都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整个企鹅岛拥有让人难以想象的宏大体量,几乎赶上一座微型城市。 它如云中仙阁,矗立于海天之间,却绝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城市母体默契相连,那是内在情感世界和建筑及自然的深层连接。 看下来我才知道,原来企鹅岛不单是腾讯员工的快乐老家,所有拼命搞钱卷得飞起深漂和土著,都可以在这坐看云卷云舒,俯瞰远眺,让思绪任意流动。 开放、包容、自由、融入,是它的气质,就跟大海一样。 碧波不语,建筑无言,但你可以深刻感受到,我们本是一体的,不曾分离。 看看海,看看企鹅岛,你会知道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其实没有间隔。 当一座城市,能够包容万象,身处其中的人,才会感到真正的自由和爱。 这也许,正是马岩松的《狂想之城·深圳期》,想让我们感受到的。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