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晚年间一直为国为民劳心费神,不光担心民生,最为担心的是一旦自己百年之后,恐怕后继无人,无法贯彻落实自己的政治主张。 就怕中国再出一个“赫鲁晓夫”,然而华国锋的出现逐渐打消了毛主席的顾虑。 华国锋作为毛主席的“小迷弟”,一直敬重毛主席,同时毛主席也十分看好华国锋的工作能力,也对华国锋抱有极大的期望,也一直把华国锋当做未来接班人培养。 华国锋对于毛主席布置的任务完成的十分完美,更是对主席的事情也十分上心,许多人一看就能看出毛主席对华国锋的期望很高,希望华国锋能干出一番事业。 1976年因身体原因和日渐的操劳,毛主席的身体变的越来越差,但毛主席一直坚持带病上岗,批改文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76年9月全国人民收到一个沉痛的消息,毛主席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全国上下哀嚎遍野,在这一日我们最为敬爱尊敬的主席永远离开了我们,带领我们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毛主席对人民的贡献是不可被磨灭、永远被人民所铭记。 全国人民都想见毛主席最后一面,都想送送,我们这位新中国的导师、家长,北京毛主席遗体告别仪式的门口挤满了泪流满面的人民,本应该几日后吊唁完成,并尊重毛主席的遗愿进行火化。 但抵挡不住人民对毛主席的思念,经过商讨之后决定将主席的遗体留存15天供百姓们吊唁。 那15天之后毛主席遗体的处理成为了全国百姓最为挂念的事情,但毛主席生前便提出想让自己的火化,让自己的骨灰撒入大海,让自己与祖国的大好河山同在,这样还不浪费土地不为国家增添不必要的负担。 中央的各级官员都秉持着尊重毛主席的想法,将其火化,但挡不住百姓对主席的思念,即便是留存15天也依然无法消退百姓对主席的热爱。 因为在此之间,周总理去世后按照总理的意愿进行火化并撒向中国大地,这导致大量热爱总理,想吊唁总理的人不知道去哪里祭拜。 所以在民愿和主席的遗愿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点,党中央也各执一词但都是为了思念主席,而华国锋在此期间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个决定一出便引起了引起了强烈的争议,华国锋提议不要将毛主席的遗体火化要保留下来,就像苏联列宁一样,将主席的遗体保存,供后世的人民吊唁。 很多人都进行反对,华国锋却力排众议将这个方案通过,华国锋一辈子都在按照主席的方向前进,就这次违背了主席的意愿。 华国锋希望主席的遗体能够留下来,让后人前来吊唁,学习主席的思想,将主席的信念、精神流传下来。 学习他、成为他、超越他。 华国锋力排众议,让各部门抓紧制定让主席遗体完整不腐的方法,经过化学家们的共同研究,运用特殊的化学原料让其保持原状,玻璃厂的技术工人更是打造出世界上纯度最高的水晶棺,不论是密度还会是厚度都是世界第一。 如今看来没有华国锋的这个决策,我们也无法瞻仰的毛主席的真容,也无法去天安门祭拜他。 希望我们铭记历史,向着毛主席思想前进,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学习他、成为他,最后超越他。
毛主席晚年间一直为国为民劳心费神,不光担心民生,最为担心的是一旦自己百年之后,恐
功标青史呀
2025-01-15 18:01:51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