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一天晚上,毛主席旧病复发,医务人员正全力抢救。这时毛主席对张玉凤说了几句话,听完后的张玉凤泪流满面,点了点头承诺自己会执行一辈子,那么毛主席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1944年冬天,张玉凤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区的一个偏僻小村庄里。在这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张玉凤的童年与当时许多农村孩子一样,充满了艰辛。 因为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生活拮据,张玉凤只上了几年学就不得不辍学。在那个年代,这样的经历并不罕见,但也为她日后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1970年,一个重要的机遇改变了张玉凤的人生轨迹。当时中央办公厅正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工作人员,张玉凤因其质朴的性格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被选中。 来到北京后,张玉凤先在中南海的工作人员集体宿舍里住下。刚开始,她被安排在机要室工作,负责整理文件和处理一些基础的办公事务。虽然工作很简单,但她始终保持着认真仔细的态度。 同年夏天,一个更重要的任务等待着她。组织上决定让张玉凤到毛主席身边工作,负责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面对这样的重任,26岁的张玉凤既感到荣幸,又充满了忐忑。 刚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时,张玉凤还不太了解具体该做些什么。她的主要工作是照顾毛主席的饮食起居,整理房间,递送文件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上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 由于教育程度有限,开始时张玉凤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她凭借着自己勤恳的态度和踏实的作风,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她总是提前准备好毛主席需要的物品,认真记录每一个工作细节。 在工作中,张玉凤展现出了与其教育背景不相符的敏锐观察力。她能够准确地理解毛主席的各种需求,甚至能从细微的表情变化中判断出他的身体状况。这种特殊的能力,让她在众多工作人员中脱颖而出。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人很多,但能够准确理解他需求的人并不多。张玉凤却有着独特的本领,她能够从毛主席细微的动作和含糊的话语中,准确把握他的意图。 这种默契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日常工作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毛主席说话时经常会有一些口音,很多人听不太懂,但张玉凤却能准确地理解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1971年,当时毛主席因为一场小感冒发展成严重的肺炎,这让所有工作人员都十分紧张。张玉凤在照顾期间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坚持和执着。 病愈后的毛主席依然保持着废寝忘食工作的习惯。在其他工作人员都不敢打扰的情况下,张玉凤总是坚持按时送饭,即便面对毛主席的不悦也毫不退缩。 这种坚持渐渐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有时他正在批阅文件,看到张玉凤端着饭进来,就会放下手中的工作,接过饭碗。 但在工作中,两人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一次因为处理会客时间的问题,两人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这次矛盾导致张玉凤一度离开了工作岗位,两人有将近一个月没有见面。 这段时间里,毛主席明显感受到了工作上的不便。其他工作人员虽然尽职尽责,却总是无法像张玉凤那样准确理解他的需求。最终,还是毛主席主动让人把张玉凤请了回来。 重返工作岗位后,两人的关系不但没有因为这次冲突而疏远,反而变得更加亲近。毛主席甚至在一张纸上写下了"我的脾气不好,玉凤的脾气也不好"这样的话。 在日常工作中,张玉凤总是把毛主席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每当发现毛主席工作太久,她就会想办法提醒他休息。在饮食方面,她也会根据医生的建议,细心地安排每一餐的营养搭配。 渐渐地,毛主席对张玉凤的信任越来越深。不仅在生活起居方面依赖她,有时还会与她讨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这种信任关系,远远超出了一般的领导与秘书之间的关系。 在工作之余,毛主席偶尔也会和张玉凤聊一些家常。通过这些日常的交谈,两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更像是父女之间的亲情。 1976年,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持续恶化。疾病的折磨让这位伟人的身体每天都在衰弱,但他依然坚持关注国家大事。 医务人员24小时驻守在毛主席的住处,密切关注着他的身体变化。张玉凤作为生活秘书,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在身边,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这个时期,毛主席的饮食变得越来越困难。张玉凤总是耐心地准备各种清淡的饮食。 尽管如此,毛主席的病情仍在不断加重。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经常与身边的工作人员交谈。 一天晚上,当值的医生刚刚为毛主席做完例行检查。房间里只剩下张玉凤在整理物品时,毛主席突然开口说话了。 他的声音虽然微弱,但语气却十分坚定:"我走后,你要来看我。"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张玉凤信守承诺,在此后的岁月里始终没有忘记主席的嘱托。 虽然最终毛主席并没有按照传统方式安葬,而是被安放在了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但这并不影响张玉凤履行自己的诺言。 从1977年开始,张玉凤每年都会去纪念堂瞻仰毛主席。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未间断。她用这种方式延续着对毛主席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