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烧给死人的吗?2016年,巴黎设计展竟将中国的祭品拿来展览,引得质疑无数。

上瓦州杭 2025-01-15 23:00:12

这不是烧给死人的吗?2016年,巴黎设计展竟将中国的祭品拿来展览,引得质疑无数。不料外国人看完后的反应亮了。   纸扎艺术是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其起源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审美习惯。以纸为主要材料制作的工艺品,最初用于宗教祭祀和丧葬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庆祝节日的装饰艺术。   纸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主要用于祭祀中替代真实物品的需要。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陶制明器的使用显著减少,纸扎的形式和用途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扩展,更加广泛地渗透到民间风俗中。元代时,人们开始将这些纸制品称作“纸扎”,并创造出多种复杂的形态,如纸制房屋、金银人马等,显示了纸扎技艺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   进入民国时期,纸扎艺术不仅延续了传统的制作方法,而且在工艺上更加精美和细致。纸扎作品不仅限于祭祀用途,更多地转向了观赏和庆祝活动的装饰,成为节日和重要场合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纸扎工艺师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得每一件纸扎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纸扎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湛的制作工艺,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和审美意义。每一件纸扎作品都承载着制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反映了民众的审美取向和文化认同。在制作过程中,工艺师们通过对纸张的裁剪、折叠、粘贴和上色,赋予了纸扎以生命力,使之成为传达情感和寓意的载体。   纸扎艺术的审美特点,不仅体现在其外在的形式美上,更在于其所表达的深层次文化意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纸扎不仅是对逝者的纪念,也是对生命与自然的尊重和颂扬。通过精美的纸扎作品,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来自传统的、质朴而深沉的美学体验。   新兴糊纸店已经传承三代,张徐沛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这一行的能工巧匠。幼时的张徐沛就跟在长辈身边学艺,光是劈竹条就练了两三年。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门手艺越来越少人愿意学,纸扎店也逐渐没落。如今的生意冷清到几个月才有一单,张徐沛不得不面临关店的窘境。   "爸,咱们真的要把店关了吗?"一双儿女听闻此事,瞪大了眼睛。从小耳濡目染,他们虽然嫌这手艺太"晦气"、学不进去,却也舍不得父亲的心血付诸东流。大儿子张徐展回想起高中时因纸扎练就的一双巧手,在新媒体设计大赛上获了奖,才意识到父亲执着的价值所在。传统不能丢,但也要与时俱进。张家兄妹决定另辟蹊径,为父亲的手艺开拓新天地。   2016年的一纸邀请函,对张家父子而言,是从天而降的惊喜,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纸扎不就是供死人用的吗?老外能欣赏得来?"张徐展心中满是疑虑。但这毕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试试怎么甘心?带着试一试的决心,他们带着精心制作的各式纸扎,踏上了巴黎的征程。   让张徐展没想到的是,纸扎在巴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参观者们被这些栩栩如生的"纸艺"所折服,惊叹于中国人独特的祭奠方式。当得知这些精美的纸品其实是"烧给死人"时,他们的反应更是出人意料:"原来中国人是这样纪念亲人的,太浪漫了!"   原以为只是昙花一现,没想到纸扎的魅力还在延续。2019年,法国的国家级博物馆甚至将其纳入永久收藏。与此同时,张家姐弟也在国内继续革新: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做出了手机、汽车等新型纸扎。新媒体的宣传虽收效甚微,但他们深信,唯有创新,才能让这项手艺重焕生机。   面对质疑,巴黎展览的主办方霸气回应:"这是文化积淀下的绝美工艺!"巴黎权威艺文杂志更将其评为"必看展览"之一。洋人尚且能欣赏纸扎的美,反观我们自己,是不是也该重新审视这门古老的技艺?   纸扎或许注定要付之一炬,但其中蕴藏的情感却恒久不变。它寄托了生者对逝者的思念,燃尽后化作一缕青烟,带着对亲人的祝福和思念,飘向天际。在外国友人眼中,这种祭奠亲人的方式,恰恰彰显了中国人特有的浪漫。而手工艺人一针一线的用心,更让这份"浪漫"变得厚重而温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