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大师,在民国初年已成为佛教的重要人物。1911年,辛亥革命波及至云南,席卷全国的逐僧毁寺风潮中,滇中大乱。当时,滇军师长李根源接到命令,率军前往鸡足山逮捕虚云大师。 面对李根源及其部队,虚云大师坚持以理服人,结果令李根源深受感动,最终放弃原计划,皈依佛门,并开始支持虚云大师。 虚云大师,俗姓萧,1840年出生在福建省泉州府。虚云大师天资聪颖,自幼便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幸的是,虚云大师年纪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从此便由庶母抚养长大。 虚云大师骨子里便是一个淡泊名利之人。他自幼便不喜荤腥,性情恬淡,这在当时可谓是凤毛麟角、万里挑一。虚云大师青年时代,就立志要出家修行。17岁那年,他的父亲为了阻止他出家,特意为他娶了妻子。然而虚云大师誓不回头,最终还是在19岁时,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剃度出家,从此开启了他的佛門生涯。 虚云大师初到鼓山,拜在当时禅宗名师耀成禅师门下。耀成禅师是当时曹洞宗的四十六代传人。在耀成禅师的悉心教导下,虚云大师勤修苦行,为日后大彻大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出家后的虚云大师,开始了游方参学的生活。27岁那年,他离开鼓山,先后参访了江浙地区的著名寺院,并与当时德高望重的大德法师进行交流切磋。在此期间,虚云大师还苦心研习佛教经典,对禅宗的义理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此后,虚云大师又先后到陕西终南山、四川峨眉山、西藏的布达拉宫等著名佛教胜地,沿途参访佛迹。他的足迹从西藏一路延伸至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可以说是遍访名山,广结善缘。 在游历期间,虚云大师曾在缅甸弘法。他的大彻大悟、菩萨心肠感动了当地的佛教徒,皈依者达上万人之众。虚云大师的声名也随之远播,影响力甚至扩展到了整个东南亚地区。 就这样,虚云大师前前后后在各地行脚弘法数十载。当他回到故乡鸡足山时,已然成为了颇具声望的一代高僧。正是凭借多年的修行与积累,虚云大师为日后成为民国佛教的中流砥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国肇始之际,佛教危如累卵,虚云大师挺身而出,为佛教的延续和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1911年,一个改朝换代的年份。这一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给中国佛教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冲击。在社会各界普遍反对封建迷信的浪潮中,逐僧毁寺之风愈演愈烈,整个佛教界风雨飘摇。 云南也未能幸免。彼时的云南,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在这场席卷全国的反佛教运动中,云南很多寺院被毁,僧人被逐。滇中更是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虚云大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早年在鸡足山弘法,积攒了很高的声望,成了军阀们的眼中钉。滇军师长李根源接到上级的密令,要率兵上鸡足山去捉拿虚云大师。 李根源部下兵强马壮,一时间鸡足山上风声鹤唳,人心惶惶。然而虚云大师却泰然处之,他没有畏惧,也没有逃避,而是主动迎了上去。面对李根源,虚云大师娓娓道来,讲述佛法的真谛,阐明佛教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虚云大师的智慧与勇气让李根源深受触动。他的言辞朴实而真诚,没有丝毫的造作,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一个修行者的执着与豁达。渐渐地,李根源心中的成见被消除了,愤怒被平息了。 最终,李根源放下屠刀,悬崖勒马。他当众宣布放弃逮捕虚云大师的计划,并当场决定皈依佛门,成为虚云大师的护法弟子。从此以后,李根源不仅不再迫害佛教,反而成了虚云大师最坚定的支持者。 这个看似平常的事件,却成为了虚云大师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彰显了虚云大师的人格魅力,更为动荡的佛教界带来了一线生机。 虚云大师深知,佛教要在这个新时代立足,就必须审时度势,主动求变。他意识到,佛教必须走出寺院,走向社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去影响世人。 于是,虚云大师开始广泛结交社会各界人士。他先后与孙中山、蒋介石等民国领袖建立了联系,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在虚云大师的斡旋下,佛教界很快走出了低谷,迎来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虚云大师在弘法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培养佛教人才。他广收弟子,悉心教导,让佛法得以代代相传。他的很多弟子后来都成为了民国乃至新中国佛教界的中流砥柱。 可以说,虚云大师不仅是一位得道高僧,更是一位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以超凡的智慧和魄力,带领佛教度过了一次次劫难,为中国佛教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辛亥革命后,虽然佛教界的处境有所好转,但仍面临诸多困难。虚云大师深知,佛教要真正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是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投身到振兴佛教的事业中去。 虚云大师首先着手成立佛教组织,以团结佛教界的力量。在孙中山等民国领袖的支持下,虚云大师先后创立了中国佛教会、中华佛教总会等团体,为佛教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