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新22师的女护士刘桂英九死一生,走出了野人山,被运抵印度兰姆伽,

酒馆茶色 2025-01-16 11:45:31

1942年5月,新22师的女护士刘桂英九死一生,走出了野人山,被运抵印度兰姆伽,她也是远征军唯一活着走出野人山的女兵。 刘桂英来到兰姆伽后,和陪她走出野人山的新22师野战医院的医官何华成了恋人。严禁部下同女护士谈恋爱的周院长这时也网开一面,同意让刘桂英和何华结婚。周院长吩咐勤务兵为刘桂英领个帐篷,权作新房。 晚上,去团部报到的何华来看刘桂英,她把院长的安排告诉了他,何华高兴得抱起她转了一圈又一圈。刘桂英陪何华去谢院长。院长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们:“你俩是真正患难夫妻,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和情谊。” 当时,整个兰姆伽营地只有刘桂英一个女兵,大家都照顾她,没给她安排工作。作为编休人员,在这里生活同野人山相比,有天壤之别。再加上有心爱的人陪在身边,刘桂英在蓝姆伽兵营度过了最快乐的一段青春岁月。 新22师师长廖耀湘的妻子黄伯容派一名勤务兵来请刘桂英做客。见面后,黄伯容一面叫勤务兵给刘桂英泡茶,一面问她多大了,是哪里人,要她谈谈是怎样走出野人山的。午饭时,黄伯容留她一块儿去餐厅吃饭。饭桌上,黄伯容把刘桂英介绍给廖耀湘。饭后,黄伯容送给刘桂英从加尔各答买来的两件绸衣料。 有一天,周院长告诉刘桂英:“重庆派来了一批人,有记者、作家、画家,专程采访部队爬野人山实况。画家叶浅予先生听说你一个女兵爬出了野人山,感到很惊奇,今天特地赶来看你,要把你画下来,拿到重庆去展览。” 双方见面寒暄之后,叶浅予从手提包里取出画纸铺开,让刘桂英端坐在他的对面。室内出现三位医官,门口围着许多士兵,窗外也挤满了人,他们都是来看热闹的,视线都盯着刘桂英,有人还调皮地对她做鬼脸,使她好不自在。叶浅予刚提起笔,刘桂英便窘得两手掩面。 “嗳,嗳。”叶浅予轻声咕噜,刘桂英伸伸舌头,不敢动了,他歪着头看看她,画几笔。望望她,再画几笔。叶浅予画了一会儿,便坐下审视画面,再看看画中的人,在藤椅上靠一靠。突然起立,又提笔画起来。 很快画好了一幅,叶浅予又在刘桂英的画像后面加上起伏的峰峦,那是他想象中的野人山。画了几张,叶浅予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便请大家品评,最后,他笑眯眯地抽出一张画像送给刘桂英。刘桂英高兴地接过画端详着,连声向叶浅予道谢。 转眼到了1943年秋季,在兰姆伽整训的驻印军,为反攻缅甸做准备,开往野人山边缘地区,进行丛林战训练,每个单位只留下少数人看守营房。刘桂英被安置在留守处,丈夫何华随部队训练去了。 这时,刘桂英已怀孕数月,即将临盆。新婚的何华不放心,拉着妻子的手不忍离去。第一次生孩子,又在异域,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她强作镇静表示:“哪个女人不生孩子,你放心去吧。” 不久,刘桂英在医生和护士的帮助下,在恶劣的条件下艰难地产下一女婴,取名竺蓝。抗战胜利时,刘桂英和丈夫一度在芷江团聚。1946年,她在上海顺利产下第二个女婴,取名申霞,而这时,何华随部队去了东北。 1946年秋,刘桂英手牵3岁的竺蓝,怀抱才3个月的次女申霞,踏上了去东北寻夫的旅程,但是却找不见丈夫的踪迹。 1947年岁末,刘桂英从沈阳追到锦州附近一个叫汤干子的小镇,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何华。但此时的何华早已忘了妻子女儿,又与另外一个女人同居了。千里寻夫竟是这个结局,令刘桂英肝肠寸断。她次日便毅然决然地登上回沈阳留守处的火车。从沈阳辗转回到关内后,刘桂英无处可去,只好去了何华的家乡安徽怀宁县。婆婆对突然到来吃闲饭的儿媳和孙女非常不满,常常是冷言恶语相加。为了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刘桂英只好忍气吞声。 幸亏刘桂英有文化。1948年秋季,镇上小学聘她任教,工资虽少,但缓解了一时的困难。1949年春,学校停课,刘桂英母女又陷入生活困境。万般无奈之下,刘桂英卖掉衣物,做小本生意,摆个烟摊糊口,不料市面萧条,生意亏本。一天喝两顿稀饭,还是无米为炊。她只好向邻居借点米,说明等以后有教书机会再还。 左邻右舍出于同情,慷慨相助,还说:“拿去吃吧,别还了。”刘桂英怀着感激和内疚的心情回家,孩子们见到米哭着要吃,那副饥饿惨象,使她一阵心酸。 生活如此艰难,婆婆还是不放过她们。邻居送点热饭给孩子们吃,婆婆沉下脸呶呶不休讽刺:“你舍不得她们,就把她们领去养吧。” 常年忍辱负重的刘桂英忍无可忍,便去找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诉苦,干部把婆婆找去进行批评教育,要她改正错误,但是婆婆思想固执,根本不听。在干部的协调下,刘桂英向怀宁县法院起诉。 法院下了传票,执法人员了解案情,对刘桂英的婆婆说:“你儿子犯了重婚罪,路远暂不追究。本院同意刘桂英同志离婚要求。” 之后,法院判决:家中的不动产和田地一分为二,原告被告各得一份。刘桂英得到保护,同负心的丈夫和狠心的婆母一刀两断了,带着女儿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0 阅读:35
酒馆茶色

酒馆茶色

喝一杯浊酒,品一杯清茶。 读一个故事,睡一觉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