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药品不直接写明治什么病,而是用一堆奇怪的音译名呢? 因为能把病治好的是药物里的有效成分,而不是药物的名字。 有个治牙痛的特效药叫甲硝唑,其实在20年前还叫灭滴灵,当时功能主治就是阴道滴虫病。 所以就经常有些大聪明问医生,到底是自己脸上长“波一”了,还是波一里长牙了,这闹出的荒唐笑话多了,药名不就改了么。 现在我问你,得了灰指甲要想好得快,马上用什么? 很多人会说“亮甲”对吧,但其实能把病治好的,不止有这个品牌的药,只要和聚维酮碘乳膏含类似成分的,都能给你灰指甲治好。 而且亮甲70块一支,聚维酮碘乳膏就7块钱。 得了皮炎也是一样的道理,不一定非得找皮炎平这个药,只要找到糠酸莫米松乳膏就行了,价格只是皮炎平的四分之一。 蒙脱石散知道吧,治拉肚子那个,它还有个俗名叫观音土,大夫总不能在开药的时候和你说,给你抓点观音土吃吧。 所以有很多叫着朗朗上口的药,是因为他们的名字注册了商标,打出了名气,别的商家也不能再用这个名字,因为名气大,所以就算再贵很多老百姓都认这个药。 直接用药物成分起名字虽然不侵权,但是名气不大卖的就会便宜很多。 所以我们只要多转变一下买药的思路,就可以省很多的钱,而且很轻松买到想要的药,而不是像疫情刚开放时那样,除了布洛芬别的什么药都不认。 结果就是布洛芬都脱销涨价了,其他退烧药还安安静静地躺在货架上。 对此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为什么现在的药品不直接写明治什么病,而是用一堆奇怪的音译名呢? 因为能把病治好
柳淮蕊
2025-01-16 15:22:23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