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中国因为种种原因欠下了苏联86亿的债务,由于两国关系的恶化,苏联

何以为知吖 2025-01-16 16:27:00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因为种种原因欠下了苏联86亿的债务,由于两国关系的恶化,苏联步步紧逼,讨要欠债,毛主席下定决心“要在五年内还清”,我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是有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的,苏联也出资帮助中国进行建设。但是,表面上,苏联给我们建设资金,可背地里,他们却经常“耍心眼”。 比如说在1950年10月,志愿军出兵援助朝鲜之前,苏联方面承诺会给武器援助,周总理希望是以“租借”的形式获得军援,但斯大林却给出了否定的答复,他不租借,而是直接要钱。 在志愿军抵达朝鲜前,中国要原价购买苏联的武器,而出兵之后,这批武器会降到半价,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苏联要求对朝鲜的援助要由中苏两国共同承担。 要知道,当时中国对朝鲜的援助都是无偿的,可苏联却把这件事当成了“生意”,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整个抗美援朝时期,中国购买苏联武器的花费就达到了30亿人民币,虽然苏联的做法有些不厚道,但毛主席还是为此表示感谢,他说:“我看还是要感谢苏联,它总算帮助了我们军火和弹药嘛,算半价,还有汽车队。” 那么,除了军援的这笔钱,中国还欠了苏联什么钱呢? 抗美援朝战争后,中国意识到了核武器的重要性,便把核武的研制提上了日程,恰逢中苏关系友好,苏联则是大方地派来专家协助。 与此同时,苏联还在工业领域提供了诸多帮助,比如说著名的“156工程”,让中国的航空航天、机械制造顺利发展起来。 可是,因为国际局势的发展,中苏关系出现了裂隙,这种苗头从5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到了六七十年代发展到了顶峰。 也正是因此,两国关系逐渐降温,苏联不光撤走了专家,还拿走了技术,到两国彻底破裂的那天,中国欠的债务已经达到了86亿。 当时,中央领导们还在北戴河开会,当得知赫鲁晓夫撤专家的消息后,每个人都是震惊的,但大家并没有绝望,而是做好了“勒紧裤腰带还债”的准备。 可是,周总理在经过分析后,却给出了一个并不乐观的消息,按照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状况,这笔债最起码也得十年才能还清。 那么,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是什么态度呢? 听了总理的汇报后,毛主席陷入了沉思,还债是困难的,但苏联那咄咄逼人的架势更让人难受,最后,主席坚定地表示:“砸锅卖铁也要还!一分钱也不赖,5年还清!” 于是,在中央的带头下,全民人民行动了起来,各个省财政宽裕的,都把钱交到了中央,但这并不足以还清债务,怎么办呢?就用物资偿还。 苏联的轻工业并不发达,因此,我们可以用日常用品代替债务,此外还有粮食、水果、蔬菜等等。 要知道,那时候正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份,农作物产量本来就少,国人都吃不饱,但还是要省吃俭用给苏联。 尽管如此,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抱怨,相比于饿肚子,被人看不起的滋味才是最难受的。 毛主席和中央的很多同志们也都是如此,为了节约粮食,中央领导们给自己严格规定了每天的食物配额,毛主席还带头不吃肉,誓要跟全国人民共渡难关。 终于,在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之下,我国在1965年就结清了对苏联的欠款,这不仅比预想中早,还顺利完成了毛主席交代的任务。

0 阅读:0
何以为知吖

何以为知吖

温度,新知,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