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88年,63岁的汤和主动给朱元璋上交兵权,朱元璋大喜问汤和想要什么赏赐?汤和说:“其他的就不要了,就给我100个美人吧!”朱元璋听完直皱眉头,可是他不好不给,所以就答应了。 汤和,明朝开国功臣,屡立战功,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之一,死后还被追封为东瓯王,可以说是难得善终的明朝老臣。 而这,与他的智谋脱不开关系。 汤和的家境并不显赫,但他从小表现出了出色的武艺和智谋,幼时玩闹都是跨马持槊,让乡亲们很是惊讶。 他成年后,看着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便也带着十多人跟随郭子兴加入义军。 汤和作为早期的义军成员之一,展现出过人的勇猛与果敢,军功卓著,很快获得了重用。 在这段时间里,汤和与朱元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虽然年纪相差三岁,但关系十分密切。 朱元璋加入义军后,尽管起步较晚,但凭借着过人的交际能力和勇猛的表现,迅速得到郭子兴的重用。 与此同时,汤和则始终没有放弃对朱元璋的支持,无论在战斗中还是在后期的决策上,汤和都在背后默默地为朱元璋提供帮助。 两人同仇敌忾,携手奋斗,在接下来的征战中不断扩大势力,为建立明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即位,对开国功臣进行封赏,作为功勋卓著的战将,汤和理应得到高位和荣誉。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朱元璋仅仅封汤和为侯爵,而非大公爵。 这一封赏决定引发了不少人的疑惑,许多朝中人士不解朱元璋为何如此对待曾立下赫赫战功的汤和。 后人分析认为,朱元璋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首先是由于汤和虽然勇武有智谋,但却常常因醉酒犯错。 一次酒后,他言辞不慎,称“左顾则左,右顾则右”,这番话无疑让朱元璋产生了疑虑,认为汤和有可能心生异心。 此外,朱元璋采取这种封赏手段,也意图控制朝中的权力平衡,不让功臣们过于膨胀,防止他们形成威胁。 汤和深知自己地位的敏感,因此他在随后的日子里变得更加低调谨慎,对国家大事,从不妄言讨论。 为了避免激起朱元璋的猜疑,汤和有时经常装作身体不适,避免参与一些朝廷活动,显得十分谦和忠诚。 1388年,年迈的汤合主动向朱元璋请辞,将手中的兵权交出,这个请求让朱元璋大为高兴。 而为了表示自己的“缺点”,汤合并没有表示对封赏的不在意,而是故意索要妻妾美人。 这一要求让朱元璋感到不满,但还是答应了,后人分析,汤和提出这一请求,实际上是在通过自污名声的方式来化解朱元璋对他的疑虑。 不管这是真相,还是野史记载,但事实是,汤合确实得以善终,避开了朱元璋晚年掀起的腥风血雨。 在他去世之前,他将自己的财富分散给了亲戚和部下,拿出钱财把百名妻妾遣返回原籍。 1395年,汤和去世,享年70岁,朱元璋还特地赐下黄金、布帛等作为丧葬费用,并追封其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公元1388年,63岁的汤和主动给朱元璋上交兵权,朱元璋大喜问汤和想要什么赏赐?
商业姑娘呀
2025-01-16 18:29:33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