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10日,毛主席去参加陈毅元帅的追悼会,追悼会开始前,陈毅元帅妻子张茜对主席道:“您坐一下就回去吧。”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因病去世。消息传出后,他生前的老战友、老部下纷纷前来探望,送这位开国元帅最后一程。 经过组织讨论研究,陈毅元帅的追悼会定于1月10日下午3点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追悼会的规格已经明确:由李德生同志主持,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致悼词,参加人数限定在500人以内。 宋庆龄副主席和西哈努克亲王都多次致函,表达参加追悼会的意愿。许多民主人士也提出希望能够参加追悼会,但因为规格所限,周恩来总理只能婉言谢绝。 在原定的出席名单中,并没有毛主席的名字。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亲自参加的追悼会只有任弼时同志的一场,从未去过八宝山公墓。 1月10日这天中午,毛主席按照惯例准备午休。他穿着米色的睡衣躺在床上,却始终无法入睡。 时间来到下午一点半,毛主席突然开口询问时间。在得知当前时间后,他立即表示要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并要求立刻调车。 他的双脚浮肿,走路都十分吃力。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一直建议他要多休息,尽量避免参加大型活动。 当时是寒冬季节,主席上身只穿着睡衣,下身穿着毛绒裤,显得非常单薄。警卫队长陈长江看到这种情况,连忙让人去拿主席的皮帽子和皮大衣。 指导员李连庆迅速取来一件棉大衣,想给主席披上。但是毛主席坚决摆手拒绝,态度十分坚定,周围的人也不好再多劝说。 毛主席突然决定参加追悼会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各个部门引发了一连串紧急行动。警卫队长陈长江第一时间拿起电话,分别向中央警卫局局长、副局长汇报情况。 陈长江立即调动了所有可用的警卫力量,要求每位战士都要携带足够的弹药。同时,他还安排了多辆警卫车辆,制定了详细的护卫方案。 消息很快传到了周恩来总理那里。周总理立即对中央办公厅下达了一系列指示,要求通知在京的所有政治局委员参加追悼会。 不仅如此,周总理还让人通知宋庆龄副主席、西哈努克亲王,以及政协、人大、国防委员会的领导。此前因为规格限制而被婉拒的人,现在都获得了参加追悼会的机会。 八宝山礼堂的工作人员开始紧急调整场地。周总理特别指示军委办公厅,要解决好礼堂的取暖问题,确保室内温度保持在20至22度之间。 同时,周总理又紧急从北京卫戍区调来一个连队,加强对八宝山地区的警卫工作。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同一时间紧张进行。 原本计划中500人的会场,现在需要容纳超过1500人。工作人员开始重新布置座椅,调整会场布局,确保每位到场的领导同志都能有合适的座位。 各个部门的领导同志们接到通知后,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往八宝山革命公墓。他们中有许多人原本并不在出席名单之内。 在这个特殊的下午,北京城内的重要道路都加强了警卫。从中南海到八宝山的路线上,警卫人员严阵以待。 周恩来总理在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又赶到八宝山礼堂。他要将毛主席参加追悼会的消息告诉陈毅的遗孀张茜,让她做好心理准备。 陈长江带领的警卫人员提前到达八宝山,对整个区域进行了严密的安保布控。他们检查了每一个可能的安全隐患,确保万无一失。 毛主席的车队缓缓停在八宝山公墓小礼堂门口。周恩来、宋庆龄、朱德、叶剑英、李先念等人早已在休息室等候。 陈毅的遗孀张茜被请到第三休息室,见到了坐在那里的毛主席。张茜看到主席虚弱的身体状况,便说:"您坐一下就回去吧。" 但毛主席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而是坚定地说:"给我一个黑纱,我要悼念陈毅同志。"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深受触动。 主席对张茜说:"陈毅同志是个好同志,是一个好人。"这简单的评价,代表了对陈毅一生的肯定。 随后,陈毅的四个子女也被请到休息室。主席亲切地询问了他们的近况,并告诉他们要继承父亲的遗愿,好好工作学习。 下午三点,追悼会正式开始。原本能容纳500人的会堂此时已经坐满了1500多人,现场气氛庄重肃穆。 周恩来总理走到陈毅遗像前致悼词,虽然悼词只有六百字,但他两次哽咽,难以继续。整个会场一片寂静,只有零星的抽泣声。 毛主席站在队列正中,静静聆听着悼词中对陈毅同志革命生涯的回顾。从井冈山时期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建国后,陈毅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追悼会上,毛主席带领全体人员对着陈毅的骨灰三鞠躬。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备受感动,因为大家都知道主席身体状况很差。 追悼会即将结束时,主席再次驻足在陈毅的遗像前,久久凝视。这一刻,四十多年的革命友谊涌上心头。 临别前,主席再次握住张茜的手,嘱咐她要节哀。同时也叮嘱陈毅的子女们要继承父志,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当主席准备离开时,他的双腿已经十分虚弱,需要数人搀扶才能登上车。这也成为了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参加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