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出不了顶级数学家?北大数学天才张筑生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北大第一位博士,带

一个趣知史 2025-01-16 18:58:55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顶级数学家?北大数学天才张筑生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北大第一位博士,带队为国拿下五个第一,为中国的数学教育呕心沥血。可这样的他却一辈子未能评上职称,直到临终前才发出一句疑问,点醒众人!   “我的学生还在等我。”2002年初,张筑生亲自给学生监考,改出学生的成绩和评语后,就被送到了医院。缠绵病榻不到一个月,张筑生就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张筑生幼时因为脑膜炎而导致身体不协调,在学习生活上有些阻碍。后来又因为种种事故,他的左手完全丧失了运动能力,真正成为残疾。   然而身体上的残疾却不影响思维上的活跃,他从上学开始就展露出绝佳的数学天赋,还没有偏科,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四川大学学习,还在四川大学任教。   张筑生在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考上北京大学的数学研究生,这也是他一生在数学上深耕、奉献的开始。   在校期间,张筑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目光从白天到夜晚,一直落在自己的课题上。四年后他提交自己的毕业论文时,大家才发现张筑生竟将著名数学家提出的“四大猜想”的其中之一给解决了,这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撼。   张筑生的毕业论文难度,已经不是研究生水平了。在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应授予张筑生博士学位,但北大的校长却还心存顾虑。就这么一犹豫,“新中国第一位博士”的荣誉就和北大失之交臂,校长是捶胸顿足、悔恨不已,却也晚了。   到了第二年毕业论文答辩时,这位校长专门请了一百多位专家参加张筑生的博士论文答辩,生怕这板上钉钉的博士学位再跑了。就此,张筑生成为了北大的第一位博士,其博士证书还成为如今北大的珍贵文物。   此后,张筑生在北大任教,并于1986年赴美回国后接受了创编新型教科书的重要任务。张筑生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教材的编写影响的不只是一个班级、一个学校,还有所有看这本书的人。如果其中有什么差错,张筑生难辞其咎。   与此同时,他需要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先进学术研究,编写最新的数学知识,还需要让学生看得懂,老师讲得明。   张筑生没有说过自己的困难,他默默翻阅各类数学书籍,又一遍遍计算数学公式,最终编成了至今仍在使用的《数学分析新讲》,在中国的数学史上留下一笔浓墨重彩。   他的能力在此期间早已得到了证明,却因为没有什么学术成果而未评上更高的职称。然而张筑生的身上有一种对数学的“痴”劲儿,也正是这股劲儿让他在数学领域如鱼得水,从未理会过那些名利之事。   在当时,中国一切都在建设当中。在国内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也将目光放在了学术领域,希望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取荣誉。然而自1985年参加,至1995年,中国的队伍在国际上并没有什么优势。   1995年,曾解决过数学猜想,这些年的教学成果又十分突出的张筑生被任命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队的主教练。   他每天除了要指导竞赛成员、给他们讲解题目思路,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总结奥林匹克竞赛历届的数学题,为学生出同等水平乃至更高难度的题目。   这样的工作量只有当过出题老师的才可能理解一二,但其压力和难度能将一个人压垮是无疑的。更何况,张筑生的教练工作,在当时是无法计入其工作量的,这也就意味着,即便队员取得再大的成果,他不仅没有半点光可沾,还要耽误自己正常的教学工作。   张筑生并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从接受任务后,他就一心一意想要让自己国家的队伍能够在竞赛中获取荣誉。 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筑生的指导下,我国数学竞赛队伍竟连续五年斩获团体第一,其中三次所有参赛人员都夺得金牌,成为了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范围里辉煌的奇迹。   在此期间,因为之前罹患的鼻咽癌,张筑生的身体每况愈下。为了支撑起竞赛教学工作,他不断在医院接受大量放疗,每天只能吃流食。但他只向学生展现自己的专业面貌,从未在三尺讲台上流露出自己的压力和痛苦。   到后来,他癌细胞扩散,还有严重的结肠炎,一堂课的时间都要跑很多次厕所。为了教学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张筑生上课前一天还会禁食禁水,也就是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里,每次上课时张筑生都是饿着肚子、口干舌燥的。   别人劝他歇一歇,张筑生不愿意。他不为功名利禄,为老师开班授课前几年分文未收,只想在讲台上燃尽自己,走完自己的一生。   张筑生一生在教育领域深耕,成果硕硕,却因为没有符合“标准”的学术成果而终生未能评上职称,这不可谓不是一种遗憾。而这样的遗憾,也让所有人开始反思,去关注基础教学领域的教学成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