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很高的大军区:司令员和政委都是元帅,第一副司令员也是元帅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防建设刻不容缓。当时,我国的军事力量主要来自于在解放战争中涌现出的五大野战军。 这五大野战军在战争年代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将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巩固革命胜利的成果,中央军委决定在原有野战军的基础上组建大军区。 最初全国划分为六大军区,分别是西北、西南、中南、华北、华东和东北军区。这六大军区的管辖范围十分广泛,实力强大,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每一个大军区都是由数个省份组成,拥有数十万大军。在领土面积上,中南军区和西北军区最为广袤;在兵力数量上,中南军区和华东军区最为雄厚;在军事实力上,中南军区和华北军区最为强大。 六大军区的首长也都是经过战争考验、威望极高的革命元老。他们大多在革命战争年代担任过野战军的高级将领,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指挥才能。 一个军区的最高领导通常由司令员、政委和第一副司令员组成。司令员掌管全区的军事工作,政委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第一副司令员既是司令员的助手,也是他的接班人。 六大军区的领导班子之所以被称为"元帅班子",并不是虚言。这些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几乎清一色都是开国元帅,第一副司令员也大多是元帅,偶尔也有大将。这样的配置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罕见的。 六大军区不仅是国防和军事斗争的中坚力量,也是各地革命武装力量的领导核心。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军区的权力之大,地位之高,不言而喻。 在六大军区中,中南军区可以说是级别最高、实力最强的一个。它的前身是第四野战军和华中军区,都是在解放战争中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王牌部队。 中南军区成立于1950年3月,管辖湖北、湖南、河南、广东、广西等六个省区。司令部设在武汉,政治部设在长沙,兵力多达几十万人。 中南军区的领导班子好比是一个"元帅俱乐部",光是元帅就有三位。司令员是大名鼎鼎的林彪元帅,政委是德高望重的罗荣桓元帅,第一副司令员则是老资格的叶剑英元帅。 林彪是解放战争中的一等功臣,是毛主席最信任、最器重的将领之一。他率领四野所向披靡,创造了许多战争奇迹,被誉为"战神"。林彪统兵一方,文武双全,权势熏天。 罗荣桓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将军",是毛主席身边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他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在部队中威信很高。罗帅与林帅是老搭档了,在四野时就默契十足。 叶剑英是开国将帅中资格最老的一位。他从北伐战争一直打到解放战争,经历了大小数百战役,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叶帅在四野时是林帅的副手,在军中声望很高。 中南军区的副司令员也很不简单,有大将两位,上将八位。大将是王树声和谭政,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将;上将有萧克、韩先楚、陈再道等,个个都是能征惯战的虎将。 这样一个金字招牌的领导班子,自然是全军首屈一指。从上到下一应俱全,足以独当一面,这在其他军区是不多见的。 中南军区不仅领导层级别高,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军区,兵力最多,实力最强,在军事斗争和国防建设中都是中流砥柱。 中南军区是最早投入抗美援朝战争的部队之一。抗美援朝打响后,彭德怀司令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雪中送炭,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为了支援前线,中南军区及时派出了大批优秀干部和部队,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对外作战,中南军区在国内的剿匪反霸斗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初,残存的国民党匪军和地方武装常常骚扰边疆,扰乱社会秩序。中南军区出动大军,配合公安、民兵展开围剿,斩草除根,平定了一个又一个匪患。 中南军区还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它拥有大量的工程兵、铁道兵,常常奉命参与重点工程建设。比如修建成昆铁路、新安江水电站等,都有中南军区官兵的身影。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以过硬的作风和优良的军工质量,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共和国的功臣部队,中南军区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这里不仅走出了许世友、杨得志等军事将领,还走出了项南、王首道等政治家。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发扬光大中南军区的优良传统,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