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个落魄的老人杨明荣,手握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出现在政府大门口。那是一

二森科普 2025-01-17 12:40:05

2015年,一个落魄的老人杨明荣,手握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出现在政府大门口。那是一张借条,承载着他家族的往事。

时间回到1929年,湖北孝感的寒冬夜晚,富有但仁厚的地主杨长银救助了一位在门口倒下的红军战士。战士虽警惕,但被杨长银的善良打动,暂住了几天。康复后,战士执意归队,杨长银坚持给予他四百块大洋和部分粮食。尽管红军纪律严明,但杨长银的诚意最终让战士写下了借条。

四百大洋在当时是一笔巨款,足以供一个五口之家过上一年的富足生活,也相当于红军战士近17年的薪资。杨长银从未想过要兑现这张借条,他认为这是一种支持正义事业的荣耀。时光荏苒,时代变迁,杨家家道中落,生活艰难。去世前,杨长银将借条交给儿子,嘱咐它是家族的荣耀,不能兑现,是杨家善行的证明。

然而到了2015年,杨长银的孙子杨明荣却面临人生困境:他的妻子病重,需要巨额医疗费。他无奈中翻出借条,满怀希望地交给政府,祈求能得到些许帮助。纸条上模糊的字迹,仿佛在述说一个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政府经过调查,确认1927至1929年间,确实有一支红军队伍在孝感活动。虽然四百大洋的数额无法完全弥补,但政府还是给予杨明荣四万元补偿,这笔钱使他的妻子得到及时治疗,脱离生命危险。

杨明荣接过钱,百感交集。他看着天空,心中有解脱的轻松,也有挥之不去的迷茫。这张借条不仅是杨家的荣耀,更是一个蕴含善行与历史的故事,必将在岁月中被人们铭记和探讨。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