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月17日电(袁媛)2025年,全球经济面临增长动力不强的挑战。面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亟需通过创新驱动新旧动能转换,以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增长。
科技创新成为突破口
在日前举办的第26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指出,“生产率增长不足”是长期的、全球性的挑战,如何保持经济长期的稳定的增长,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难题。而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则是经济保持长期增长的动力源泉。
刘俏指出,全要素生产率既是长期增长之源,也是检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准。在他看来,缺乏大规模的生产场景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足的底层原因。“按照美国自己的说法,它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科技创新水平,但实际上它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在最近二十年也只有0.7%左右。这其中原因就在于美国缺乏大产业、大规模的应用场景。因为它的工业化早就完成了,当前美国的制造业占比非常之低。”
刘俏分析,相较而言中国在这方面有比较优势。一方面,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2022年制造业GDP占比达27.7%,占全世界制造业产值的30%以上,相较于美英法等国,我国在制造业方面能够提供大规模的场景,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我国在很多领域的生产率仍比较低,如农业和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这些领域通过改革有可能将生产率水平进一步提上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则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创新对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性。他认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中国有机会改变以往处在外围地带的局面,史无前例地进入到前沿地带。在王一鸣看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呈现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交叉融合、多点突破的发展态势,而人工智能是最前沿、最活跃的领域。“不同于以往科技革命替代人的体力劳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替代人的脑力劳动并实现对人的智力拓展,这将带来众多领域的深刻变革。”
刘俏提出,这种背景下寻求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就要聚焦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正以科技创新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需深度融合
当下,中国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但在原始创新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王一鸣认为,在创新战略上“要从过去的‘跟随式’创新转向‘引领式’创新,以在国际科技竞争中把握主动权。”他举例说,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突破,表明我国有能力在部分领域实现超越,也增强了我国在部分领域转向“引领式”创新的信心。
在具体路径上,王一鸣认为,创新重点应从终端产品创新转向中间品创新。承载关键核心技术的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工业软件等中间品,技术迭代快、科技投入大、产业生态复杂,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创新难度比终端产品更大更复杂,但这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创新政策上,要从鼓励集成创新转向鼓励原始创新。这就迫切要求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关键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此外,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用好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建设市场化的科技服务和技术交易体系,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王一鸣特别强调,金融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媒介。我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可以较好满足传统产业的融资需求,但与科技创新的融资需求和风险仍不完全匹配。科技创新风险大且需要“长钱”,而金融机构追求稳定收益并倾向于给“短钱”,科技企业“重研发、轻资产”而金融机构倾向于提供抵押融资。因此,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基金,满足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探索信贷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模式,释放银行体系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运用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降低金融服务科技企业的风险和隐性成本。
刘俏则指出,中国要从六个方面“做好自己”。第一,以政策创新捕捉不确定增长中的确定部分,最值得关注也最值得期待的是聚焦需求侧的创新政策工具的推出。第二,在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过程中寻找机会,进一步提升研发强度,大幅提升基础研究的占比。第三,寻求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包括满足“碳中和”的融资需求、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等。第四,寻求“经济再平衡”过程中涌现的机会,比如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居民消费率,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适配的金融体系。第五,寻找房地产新模式带来的机会,通过供给侧地产政策发力,推动地产行业从“投资”向“投资+消费”转变。第六,寻找“大出海”中的机会,通过科技创新和重新布局产业链,向价值链上游迈进,调整全球分工地位。(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