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美国总统的一封信发到了中国,收件人不是国家干部,也不是部队将领,而是两

每日一段历史 2025-01-17 15:37:16

90年代,美国总统的一封信发到了中国,收件人不是国家干部,也不是部队将领,而是两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信里,总统表达了对两人的感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封信写于1997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还是克林顿,收件地点是在广西桂林,两位农夫,一个叫做潘奇斌,另一个叫蒋军。 信件的具体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唯一了解的就是,克林顿在信里把他们好一顿夸赞,说他们非常勇敢,帮了美国军队一个大忙。 这件事传出来后,不了解事情全貌的人表示很不理解,这俩农民连大山都没走出去过,怎么可能跟美军有接触呢? 想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还得从1年前,也就是1996年开始说起。 这年10月份,两人像往常一样结伴来到了山上,因为雨季过去后,山上有很多野菜和药材都长好了,挖了野菜可以自己吃,药材可以卖钱。 这座山有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猫儿山”,最高处超过了两千米,山路对两人来说也特别熟悉。 可能是为了采集一些更珍贵的采药,两人一商量,决定再往高处爬爬,去一些此前没有踏足过的地方。 没想到,两人的这个决定,竟然造就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采集完需要的东西后,两人打算回村,望着收获满满的一箩筐,两人别提有多高兴了,可就在下山的路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潘奇斌发现,在不远处的一个山谷里,好像有一堆零零散散的“亮点”,仔细一看,这些亮点原来是太阳反的光。 什么样的东西会反射太阳光呢?树叶子肯定不行,弄不巧就是金属制品,两人就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脆过去看看。 没想到,走近一看,眼前的一幕把他们吓傻了,这分明就是一架飞机的残骸,锈迹斑斑的残骸下面,好像还有一堆白骨。 两个人都比较胆小,再加上深山老林造就的恐怖气氛,他们没敢多逗留,赶紧跑下了山,并且第一时间把山上的情况,报告给了警方。 由于两人的描述实在太过“离谱”,警方都没敢相信,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警方还是来到了“案发地”,事后,考古队、专家学者,也纷纷来到了现场。 那么,这架飞机的残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了解历史知识的专家根据残骸上的标号,发现这是一架B-24型轰炸机,这款战机并不多见,当年抗战的时候,这款轰炸机就出现在中国的上空,是老美专门来协助我们抗日的。 继续搜索,大家发现了多个身份牌,他们都是美国人,只是全部都成了尸体,而这散落的残骸,仿佛在诉说着当年发生的故事。 那是1944年,这架轰炸机执行完了轰炸日本基地的任务后返航,只是很不巧,返航目的地遭到了破坏,他们只能临时把降落点改为桂林的机场。 遗憾的是,临近桂林机场的时候,轰炸机出现了问题,发动机毁坏了,导致飞行高度骤降,飞行员不熟悉当地环境,再加上夜色笼罩,能见度低,最后才发生了这桩悲剧。 由于事发突然,美国军方也没有来得及反应,不知道轰炸机具体坠落在了哪里,他们也想过要寻找,可最终什么也没有找到。 半个世纪后的1996年,两位农夫阴差阳错发现了飞机的残骸,重现了当年那段历史,这件事被爆出后,引起了中美的高度重视,在中方的努力下,善后工作平稳进行了下去,美方把遗体运回了国内,为表示感谢,克林顿还亲自写了一封“感谢信”。

0 阅读:80
每日一段历史

每日一段历史

讲述大国崛起,弘扬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