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P7+这台车,俺开的还是蛮多的,尤其是长途出行
以前出门可能是“哪台车不限行开哪台”
现在出门完全就是“哪台车带智驾开哪台”
智驾解决的是长途跋涉时,驾驶员的疲劳
而三电技术,更大程度的解决的是长途跋涉,“续航焦虑”的问题
像俺们这些汽车博主,如果出门只开个几十公里,是不好意思发微博的……
一定要大于一百公里的再发,否则智驾接管率像拿不出手一样~
上次出差去安吉,208km的路程智驾占比97%
当然对于5.4的版本来说,95%以上算优秀水平
前段时间去广州体验的5.5.0版本,就实现了从车位到车位的0接管,也开出了人生第一个智驾占比100%
除了智驾体验,我鹏的三电技术一直都是相当出色的:
前段时间的海南岛续航测试里,P7+在不充电的情况下,
694km 续航出发,到达终点后还剩余7km续航,最终行驶了609.8km。
路线里高速工况占比99%,最终的高速续航达成率88.76%,平均能耗12.0kWh。
小鹏P7+为什么能做到续航好电耗低呢?
给家人们科普一下,电耗受影响的因素从高到低分别是:
车重,风阻系数,三电,热管理水平,轮毂等
提升续航无非四条路,得结合汽车动力学公式来看
三降一升:降低风阻、降低滚阻、降低附件消耗、提升驱动效率。
从厂家公布的风阻系数来看,0.206cd,比modelY的更低一些,车高比Y低了11.2cm,
所以迎风面积也相对其它纯电车更小,这么一来风阻带来的能耗就比较低,就会带来高速能耗的优势。
再看滚阻,根据滚阻等于车重*滚动阻力系数(和轮胎相关)。
重量降低,对车来说,毕竟他减肥比我减肥难多了!
减重势必缩小电机,降低能耗。
为了实现相同续航,电池容量要求就会更低,
这么一来,重量就更轻了,轮胎抓地力也不用那么强,一环扣一环,没有多余,非常简洁有效的减负循环。
重量轻的好处除了提升续航,其实还是一种工程上的整体思维:
实现相同的零百加速——对电机功率的要求就低。
电机小了——能耗会变低(日常行驶更接近最佳效率区间);
那么为了实现相同续航——对电池容量要求低低;
而对电池容量低了——重量会更轻;
这就是工程设计上的非常舒适的正向循环。
进入“轻上加轻、省上加省”的减负循环,务必避免“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添油战过程。
当然了,最打动女生的其实还是颜值! 小鹏P7+能耗宣传还是太保守了 小鹏P7+每公里仅需4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