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一场悲剧性的船难在国际水域发生,中国科考船“向阳16号”在太平洋中部执行任务时与韩国货轮“银角号”相撞,最终沉入大海。这起事故导致107名科考人员在冰冷的海水中挣扎求生,而船上3人不幸遇难。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中韩两国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科考船在航行时遭遇海雾,视线受阻。突然,船体剧烈震动,物品纷纷掉落。短短几分钟内,海水便涌入船舱,船只快速倾斜下沉。由于损毁严重,船长无奈下令弃船,而大部分救生艇在撞击中受损,科考人员只能紧急自救。最终,107人得以逃生。
事后调查显示,肇事的韩国货轮“银角号”违反雾区航行规则。当时货轮未采取任何紧急规避措施,径直撞上了科考船。除了货轮明显的责任,科考船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船员临时组建,缺乏磨合,对船只性能不够了解。此外,在视线不佳的情况下未降低船速,尤其在事发地点附近是传统渔场,常有小渔船出没,增加了碰撞风险。
一项关键失误是,船上的避碰雷达在感知到1英里内的目标时,本应发出警报。可值班船员因嫌警报声烦人,竟然将其关闭。撞船前,瞭望员已在雷达上发现了“银角号”,按理应记录其位置并分析航向是否会发生碰撞。然而,双方都未作出任何航向和速度调整,最终招致惨剧。
巨型货轮“银角号”如同一把巨大斧头,破开科考船的右舷巨洞。碰撞后,货轮迅速撤离至1海里外,随着洞口迅速进水,不出几十分钟,科考船沉入海底。
我国为此次事件多次指责“银角号”,要求韩国方面承担责任,但韩方拒不接受索赔要求,认为撤离是为避免液化天然气爆炸的正确决定。最终,中国不得不独自承受沉重代价,失去3名科考人员,近亿元的科研设备也随船沉没。
这场事故反映了国际海洋航行中面临的复杂挑战,也为未来的海上安全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