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被希特勒处决前,将15岁的儿子叫到身边,说:“我将在15分钟内离世,希特勒指控我叛国,若承认罪行,你和母亲可保全抚恤金,为了你们,我必须饮下毒药,照顾好妈妈,活下去。” 隆美尔和希特勒的关系曾经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希特勒身边的最大红人就是隆美尔,隆美尔对希特勒也当成太阳一样崇敬。 隆美尔的儿子回忆说,自己的父亲对希特勒奉若神明。隆美尔最崇拜的历史人物是拿破仑,他对拿破仑东征西讨的事迹怀有极大的热情。 要不是拿破仑已经是故去之人了,隆美尔恐怕要追随到拿破仑至死。隆美尔本人也像拿破仑一样个小个子,可是人小志气大,隆美尔有丰富的军事理论和作战经验,在战场上勇猛无比。 这一切都是向着他的偶像拿破仑靠近,一战德国战败后,对隆美尔的打击非常大,他本来是个英勇的战斗英雄,应该收到人民的夹道欢迎。 可是现在德国成了战败国,他从英雄变为了战争的罪人。之后隆美尔在德国军校里当教官,努力用其他的爱好转移自己的沮丧情绪。 隆美尔心里面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从未消退过,希特勒的出现,让隆美尔找到了新的方向。 就如同迷失在大海中的孤舟,隆美尔被希特勒自信的政治风范吸引,他仿佛在希特勒身上看到自己没有实现的宏愿,他愿意追随希特勒南征北战。 隆美尔的忠诚和虔诚让希特勒非常印象深刻,他与其说是希特勒的军官,不如说是希特勒的信徒。 对于隆美尔来说,维护希特勒的威严,保障自己是希特勒身边的第一人,是他最大的两项任务。 隆美尔把希特勒的命令执行的一丝不苟,希特勒随口说随行的车辆不要超过六辆车,隆美尔放行了六辆车之后,就把坦克横在路中间,谁也别想过去。 在隆美尔的众多日记本里,有一本尤为特殊,这本日记封面有着华丽的装饰,里面是隆美尔拍摄的战地照片,这些照片被精心的整理过,是隆美尔打算送给希特勒的礼物。 在希特勒信重隆美尔的那些年,隆美尔的主张和意见都得到了重视。隆美尔给妻子写的家信中,丝毫不掩盖对希特勒的崇拜。 所以后来不再被希特勒倚重的隆美尔,已经逐渐放弃了生命的希望,作为希特勒完全的拥护者,隆美尔对于自己被打成暗杀希特勒的参与者,他无疑是绝望的。 为何两人的关系会急转直下呢?希特勒是何时对隆美尔失去信任的?像希特勒这样的人,可以接受他人的膜拜,却无法接受他人的质疑,他是个绝对的大独裁者。 隆美尔深受希特勒的信任,他也以拥护希特勒为荣,身居高位的隆美尔不免也要恃宠而骄,他自觉是在希特勒身边说得上话的人,所以一再试探希特勒的底线。 在希特勒身边,隆美尔自然是那个最听话的人,可是希特勒鞭长莫及的时候,大权在握的隆美尔也有放松的时候。 比如在阿拉曼战役如火如荼的时候,希特勒下令只有胜利和毁灭两种选择,隆美尔将希特勒当成神,可是他自己是会害怕的平民,所以在惨重的伤亡面前,隆美尔也害怕了。 因为这场战役,隆美尔和希特勒爆发了最严重的一次争吵,隆美尔也失去希特勒以前的器重。隆美尔经历过一战德国的惨痛失败,因此非常担忧再一次经历那样的伤痛。 他曾告诉自己的儿子,战争没有荣耀,只有残破的房屋空无一人、摇摇欲坠的树木七零八落,还有肮脏的泥土和数不尽的屠杀。 可见此人的心中是十分的矛盾的,他是希特勒的忠实的追随者,是制造无数杀戮的刽子手,可是他自己的内心,也被战争的硝烟破坏的满目疮痍。 后来德国内部谋划刺杀希特勒,隆美尔实际上沉默地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虽然他反对杀死他敬爱的希特勒,但是也没有做出阻止的行动。 隆美尔受宠的那些年,曾经得罪了不少希特勒对身边人,这些人都为逼死隆美尔推了一把。被自己的神当作叛徒,走投无路的隆美尔在无尽遗憾中自杀。 隆美尔还是对希特勒很了解的,自己自杀后,希特勒放过了他的家人,还给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对外保全了隆美尔的声誉。 参考资料:儿子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