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回家探亲的李红在书桌上发现了一封叫马兰的女人写给丈夫余秋雨的一封情书,他泪流满面,准备原谅丈夫,余秋雨说“我已经爱上她了,我们离婚吧。” 李红做梦还没想到丈夫这么无情无义,14年的婚姻说不要就不要了。 1946年出生的余秋雨,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戏剧学院工作。 刚毕业的他一穷二白,经济条件不好,也不是上海本地人,一直都找不到对象。 一次招生过程中,余秋雨认识了年轻漂亮的李红。 李红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爸爸是中学英语老师,妈妈是一位医生。 见过李红一面后,余秋雨被她姣好的面容,自信的气质深深迷住。于是余秋雨开始千方百计地制造机会,主动追求李红。 当时,余秋雨连上海户口都没有,李红的父母反对女儿和他来往。 余秋雨凭着自己的文学才华,和三寸不烂之舌,锲而不舍的做李红父母的工作,狂热的追求李红,李红父母被打动同意了。 那年,李红和余秋雨在上海组成了家庭,婚后,租住的新房,连煮饭的地方都没有,只好在各自单位的食堂吃饭。 虽然生活不富裕,两人的感情却很好,他们的女儿出生了,余秋雨也被提拔为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并且出版了几本专著。 李红在纺织厂上班,收入微薄,是一个不服输的女人,她觉得自己不提升就配不上丈夫了。 把孩子托付给父母,单独去深圳挣钱打工,拼命地熬夜加班,吃饱饭就干活。 月底发工资,拿到的比同事高三倍,她只留下十分之一作为生活费,其他的全部寄回家里给孩子和丈夫用。 然而李红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段时间,她一个人在外打拼,丈夫在家却动起了别的心思,他认识了一个比自己小16岁的著名黄梅戏演员——马兰。 据说是当时有朋友送给了马兰一本余秋雨的著作,虽然未曾谋面,马兰却被这个有才气的男人所吸引了。 一次她到上海演出,她便邀请了余秋雨去看她的演出,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在慢慢地接触中两人产生了情感。 就这样余秋雨在婚姻之外产生了不应该的情感,他表面与李红还是夫妻,其实心已经“飞走”了。 1992年,李红带着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从深圳回上海探亲。在她帮丈夫整理书桌时,发现了丈夫写给马兰的情书,看着暧昧的情书,李红悲伤不已 为了8岁的女儿,她希望丈夫可以回归家庭。但是丈夫却心意已决要结束两人的婚姻。李红知道挽回婚姻无望,同意离婚。 1992年,两人结束了长达13年的婚姻。 离婚不到3个月,余秋雨就和现任妻子马兰举行了婚礼。 婚后,马兰离开安徽省黄梅戏剧,陪余秋雨在上海生活。 余秋雨再婚引发舆论风暴,很多人指责他喜新厌旧,抛弃结发妻子。马兰比余秋雨小16岁,年龄相差巨大的两人组成家庭,一下子成了大家议论的话题。 他们在一起生活了20多年,还有着当初的新鲜感,牵手逛街旅行,讨论诗词歌赋,像极了刚恋爱时的样子。 再婚后的余秋雨写出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在文化界的声望也越来越大,马兰一直陪在余秋雨身边打理他的生活起居。 余秋雨曾这样说他和马兰的婚姻:两人的思想和灵魂高度契合。 马兰则说:他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我们两个天性非常相似,我们两人的审美、好恶、道德上、艺术上,所有的一切我们都那么的相似。 只是两人结婚至今没有生下自己的孩子。 余秋雨的前妻李红离婚后,刚到深圳四处碰壁,后来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搬水工的工作,偶然一次机会,她获得了一份导游的工作,她一步步把导游工作做好,2003年,她和朋友合开一家健身馆。 公司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李红在深圳买了房子,把父母也接过去一起生活。 婚姻生活,冷暖自知,每个人各有自己的选择,只是选择不同,结局不同,而每个人都有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1992年,回家探亲的李红在书桌上发现了一封叫马兰的女人写给丈夫余秋雨的一封情书
司徒夜啊
2025-01-17 19:20:28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