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节目,61岁的倪萍说:“有一件事,我骗了观众朋友们将近30年,今天我决定说出真相!” 倪萍出生于山东威海,父母在她小时候就离异了,她和哥哥一直跟着母亲生活。20岁那年,她考上了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话剧院工作。
年轻时的她长得端庄大气,也拍摄了不少的影视作品,比如《他们并不陌生》、《中国姑娘》《雪域》等影视剧。她参与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雪域》还获得了第6届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在当时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1990年,央视导演组一直寻觅《综艺大观》节目的主持人,有人看到了倪萍的表演,给台里的领导推荐,节目组的筹备人员一致认为她的形象大方、气质知性,很适合主持这档节目。
于是,倪萍在多方协助下,调入了中央电视台,成为了《综艺大观》节目的主持人。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演员,突然“混迹”到中央电视台做主持人,台里台外不少人对她指指点点,倪萍当时也是“压力山大”! 据说,新人见面那天,十几个人的大办公室里,领导带着她简单介绍后,居然没有一个人起身欢迎,那凝固的气氛尴尬得让人下不了台。 人常说“没有两把刷子,拿什么混社会”。或许正是因为大家的“有色眼光”给了倪萍斗志,她决心一定要做出成绩让他们刮目相看。 进了中央台之后,她苦练主持技巧,凭借钻研的精神,慢慢的状态越来越好,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1991年,她第一次主持春晚,和赵忠祥进行搭档,对全国观众进行直播。此时她刚刚调入央视60多天,可见台里对她的重视程度。 1990年,我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亚运会获得了圆满成功,所以在春晚的舞台上,许多海外华人纷纷发来贺电。 于是春晚导演组临时决定,临时增加一个环节,向全国人民播报新春祝福贺电,这一要务就交给了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的倪萍。 由于时间紧迫,倪萍没有来得及熟悉稿件,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稿件,就匆匆登上了舞台。 倪萍走上舞台站定,打开“贺电”,瞬间吓出一身冷汗,她拿上台的是4张白纸。 那可是现场直播,无论是暂停,还是重新下台拿稿件,都是不可能的。 于是,倪萍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然后举重若轻地打开四张白纸,凭借多年扎实的主持基本功,向全国人民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此时此刻,我们在红其拉普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希望祖国人民幸福安康…” 倪萍从来没有像那一刻一样,感觉1分20秒是如此的漫长,终于一个个祝福,在倪萍洋溢着微笑的脸上宣读完毕,她淡定地走下舞台,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当时她的脚步是有多么的虚浮。 一下台,导演立即激动地抱住倪萍,要是她没有如此超强的应变能力,恐怕整个导演团队都要丢掉饭碗。 此事深藏在倪萍心中,直到29年后的一次采访中,她才讲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演出意外。 正是因为这次出色的表现,倪萍连续主持了13届春晚,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笑与回忆。 话说,董卿主持春晚的时候,也有需要救场的时候。 2007年,春晚播出之间,突然发现有两分半钟的空档,交由董卿来填补上。 董卿大脑飞速运转,很快想好了台词,正在念呢,耳麦里导演又通知说,变了,两分半变成一分半了。 董卿赶紧压缩台词,准备收尾,导演居然又紧急通知,说弄错了,还是两分半钟。 情急之下,董卿连用了四个排比句,时间堪堪卡点,一秒不多一秒不少。 主持人的控场能力,最能体现他们的功底。一个好的主持人,一定是能hold住各种场面的,临危受命,也能处变不惊。 他们在上台前,会好好准备,争取拿出最棒的表现,遇到失误时,也会迅速调整状态,安然度过。 其实人生也是一场表演,没有彩排,随时随地都是现场直播,我们也要做好自己的主演,好好演绎生活。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有生命的低谷和高光期,就连女神倪萍也不例外。 倪萍40岁在时生下了儿子虎子,然而幼年的虎子被诊断为先天性白内障,有可能会失明,甚至丧失生命。 为了儿子,倪萍操碎了心,随后她与丈夫的感情也变得脆弱,两人最终走向了离婚。 正当倪萍以为自己这辈子会和儿子相依为命时,命运给她抛出了橄榄枝,让她遇见了和她多次合作的导演:杨亚洲。 杨亚洲对倪萍很好,还主动与倪萍一起承担了儿子的医疗费,陪伴她不离不弃。 这让倪萍十分感动,最终在她四十六岁那年,与杨亚洲定下了终身,从此以后倪萍不再感情飘零,也终于有了依靠。 如今的倪萍,虽然已经一脸老态,但她留给我们的记忆,是永恒的,命运给了她多少打击,也让她磨练了多少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