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枪决!赖清德上任后首次,“三大考量”不容忽视
一觉醒来,岛内有大事发生。综合台湾媒体1月17日报道,1月16日晚22时02分,岛内死刑犯黄麟凯在台北土城看守所刑场被枪决。 22时23分,检察官、法医复验确认受刑人死亡,完成死刑程序。 随后,黄麟凯遗体被送往新北市立板桥殡仪馆。“法务部门”召开记者会说明,确认已行刑完毕。 这是赖清德上任后首次执行死刑,也是民进党当局“法务部门”负责人郑铭谦上任后首次签准执行死刑命令,这也是2020年以来岛内首次执行死刑。 黄麟凯被执行死刑后,岛内在押死刑犯还剩下36人。 目前岛内年龄最大的死囚是73岁的王信福,1990年8月10日,王信福被控教唆手下枪杀2名警察,是岛内史上第一起杀警案。 2011年7月,台湾地区高等法院判处王信福死刑,但至今没有被执行枪决。 今年32岁的黄麟凯与王女士是高中同班同学,两人于2009年至2012年间交往,2013年协议分手。 两人分手后,王女士发现黄麟凯在两人交往期间,盗领自己账户内20多万新台币,因此向黄麟凯追讨债务。 黄麟凯在感情受挫,又被催讨债务,与家人爆发冲突,心生不满,产生杀人报复心理。 2013年10月1日下午,黄麟凯潜入王女士家中,被王女士母亲发现,遂用绳索将王女士母亲勒死后,躲在厨房等待王女士回家。 当晚19时许,王女士进入家中后,黄麟凯用绳索将王女士捆绑后实施性侵,再绳索缠绕王女士脖子,致使其窒息身亡。 王女士父亲返家后,发现门被反锁,打电话给大女儿男朋友,众人翻墙进入屋内,发现王女士和母亲已经身亡。 警方到场后,将躲在公寓顶楼的黄麟凯逮捕。 黄麟凯被抓获归案后,经多次审判被依据性侵杀人、杀人罪判处死刑。 2017年7月3日,台湾地区高等法院驳回上诉,判处黄麟凯死刑。 最近一段时间,岛内“废死”引发争议。 黄麟凯被枪决前,岛内“废死推动联盟”5人不满突袭式、仓促执行死刑,到台北土城看守所抗议,要求依法枪下留人。 昨晚22时45分,“法务部门常务次长”黄谋信出面说明称,黄麟凯已于22时02分执行枪决。 当晚,“法务部门”发出新闻稿,标题是“依法执行死刑 落实依法行政 彰显司法正义”。 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为何突然执行死刑?岛内人士可能有三重考虑。 第一,转移民众视线。 近期,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被羁押案引发关注。1月11日,民众党举行集会活动,15万人到场声援柯文哲,痛批台当局司法不公、“政治办案”。 1月15日,在民进党中常会上,赖清德表示不能因判决不如意就抹煞司法专业。 面对汹汹舆情,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试图通过执行死刑,转移岛内民众视线。 因为,在司法中最严厉的手段就是死刑,通过执行死刑,可以给受害者家属还以公道,挽回岛内社会对于司法正义的信心。 第二,打压在野党。 近段时间,国民党和民众党对台当局司法不公提出质疑。 当下,台当局“立法机构”正在审核今年政府总预算案公务费用部门,国民党和民众党籍“立委”表明要大砍预算。 此时民进党当局执行死刑,或通过舆论风向逼迫在野党让步。 第三,宣誓执政决心。 在当选即将一周年之际,民进党当局执行死刑,或为了宣誓执政决心和魄力,展现与上一任不同的执政风格。 对于此次执行死刑,民众党“立委”张启楷公开质疑,电影《人选之人—造浪者》有段场景是高层领导为抢救低迷的民调,在一个非常突然的时间点执行死刑。 国民党作出正面回应称,反对废除死刑,依法执行死刑不但是国民党长期的主张,更是绝对的主流民意。 在长期以来主张以及努力下,民进党当局不得不正视民意,执行死刑,彰显司法正义。 “依法执行死刑本来就是政府无可旁贷的责任”,国民党呼吁,其他已经判决死刑的36名死囚,应该在司法程序完备后依法处理,彰显司法公正,还给被害人和家属公道。 事实上,此前岛内民调显示,有超过七成的民众反对废除死刑。 国民党籍台北市长蒋万安公开表示,台湾目前没有废除死刑的条件。 “我反对废死”,国民党籍新北市长侯友宜也表示,司法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连民进党籍“立委”王世坚也发出质疑和反问,被害者的家庭因案件支离破碎,不能得到一点公道吗? 然而,在蔡英文提名的大法官们中,许多人都支持要把死刑废除。 岛内讨论“废死”始于陈水扁时期,时任“法务部门”负责人陈定南公开推动废除死刑。 总而言之,死刑在威慑犯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岛内争议是否“废死”需要非常慎重,一旦“废死”,岛内社会很可能会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