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战略从“向东看”转为“向东进”,中俄扩大远东合作】 中俄合作刚刚迈出重要一步,俄罗斯民间就传出杂音,就在这个时候,负责中俄合作的重量级高官用一言打破质疑。
伴随着俄罗斯宣布启动远东大开发战略,战略上形成从“向东看”深化为“向东进”的重要转变,标志着中俄合作重大升级。但就在这个俄罗斯总统普京都主张俄罗斯战略转向,中俄扩大远东合作之际,俄罗斯民间却传出杂音,并反复提及一件事,即在远东扩大与华合作“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真是如此吗?
面对这些言论,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友谊勋章”获得者库利科娃日前就明确指出,这种说法是毫无依据的,更从深层次剖析了中俄合作对远东以及对俄罗斯自身的利好。
事实上,普京战略从“向东看”转为“向东进”,是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以前,就已经呈现出苗头的事情,俄乌冲突爆发于2022年2月24号,当年年初正值北京冬奥会召开,普京在乌克兰危机严峻之际还专程来华捧场,在那之前,中俄合作也显示出越发深化的信号。可见普京是非常重视同中国的合作的,而俄乌冲突的爆发,使得俄罗斯过去加强同西方关系的努力几乎全部中断甚至破产,更进一步促进了俄罗斯转向东方的战略转型。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国内出现杂音,咱们并不奇怪,这些杂音大体上可能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迷信美西方者。就如我们刚才所说,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以前,中俄合作已经开始深化,但俄乌冲突一定程度上可能加速了此事,这是因为俄罗斯在遭受来自美西方大量制裁之际,迫切需要来自中方的帮助,以缓解自身压力。 不过对于俄罗斯国内很多人而言,这种转向或许略显“激进”,可能对他们而言,西方才是真正代表现代文明的国家或者地区,这种只能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刻舟求剑式误解,造成了他们对中俄合作不抱乐观看法。
第二,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俄罗斯是一个民族主义情绪很强的国家,同时对于领土也非常看重,这一点从俄罗斯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位大帝,分别是控制了波罗的海的彼得一世和拿下了克里米亚半岛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咱们就可见一斑。
而俄罗斯远东地区靠近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国内部分对领土特别看重的民族主义者,可能就对中国带有提防之心。这种多余的警惕,一定程度上使他们误解了中国。 第三,这就有点说头了,那就是俄罗斯国内的“第五纵队”,事实上,在不服从于美国霸权的国家里,普遍存在着大量“第五纵队”,这些群体往往假装理性客观,散播着不利于中国、不利于俄罗斯,也不利于中俄合作等言论,它们的言论看似是为了中俄好,事实上是服务于美西方的霸权和利益,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所有类似言论都是这些人发出的,有很大一部分,确确实实是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是误解,本身并没有恶意。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背后的势力说不清道不明。普京在2022年还专门发表讲话,批评过这些“第五纵队”。
其实,俄罗斯开发远东,在当前可以说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原因很简单,西侧,俄罗斯已经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了,这场俄乌冲突,失去了很多的不仅仅是乌克兰而已,俄罗斯也一样,结合欧洲方面近期的态度,就算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主张停火,欧洲也不主张放过俄罗斯。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哪怕在2025年年内,俄乌实现了和谈停火,或者说和谈失败,最终俄罗斯还是通过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但美西方还是不会停止对俄罗斯的封锁和制裁。
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向东方看,对俄罗斯而言是有其必要性的,同样的,开发远东地区,不仅仅有利于加强俄罗斯的综合实力,同时也有助于俄罗斯和亚太发展中国家加强交流。
但是与此同时,俄罗斯当下的人力与财力,难道真的支撑得起这样的开发吗?答案是不太可能,事实上远东的开发,就算是苏联时代都头疼不已,可能也就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去开发与运营。所以说,和中国合作开发远东,不仅仅是双赢合作,同时也是最有利于当下以及未来俄罗斯实际需求的方案。 正是因此,库利科娃能够斩钉截铁地驳斥民间的质疑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