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合同里的“猫腻”,你中招了吗?

装套好房子 2025-01-18 10:57:23

📝 作为家居博主,我深知装修是个技术活,也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尤其是那看似无懈可击的装修合同,里面可能隐藏着无数“猫腻”。今天就来给大家揭秘,让你们避免踩坑!

🔍 猫腻一:拆除费用的“陷阱” 老房翻新时,拆除项目特别多。装修公司可能会在合同中故意漏掉一些项目,后期再找你加价。所以,拆除费用一定要打包一口价,并明确建筑垃圾的运输责任。

💡 建议:拆除项目要列明细,价格一口价,垃圾运输责任要明确。

🔍 猫腻二:水电改造的“增项游戏” 合同中列明的水电点位往往只是最基础的。装修过程中,装修公司可能会以各种理由建议你增加点位,然后坐地起价。

💡 建议:提前规划好水电点位,合同中明确一口价,不给增项机会。

🔍 猫腻三:墙壁打孔的“遗漏” 打孔费用在合同中很容易被遗漏。等到需要打孔时,装修公司再向你收费。

💡 建议:合同中未提及打孔费用时,要提前与装修公司商议好价格。

🔍 猫腻四:石膏线的“美观陷阱” 石膏线不仅可以美化空间,还能遮盖顶面线条的不直。但合同中可能不会主动提及石膏线,后期再让你加价。

💡 建议:提前确定石膏线的款式和价格,避免后期加价。

🔍 猫腻五:窗帘盒的“忽略” 滑轨配窗帘盒是现在的主流选择,但合同中可能并未提及窗帘盒的费用。等到木工阶段再向你推销时,你才发现又掉坑里了。

💡 建议:谈合同时明确窗帘盒的费用和细节。

🔍 猫腻六:瓷砖尺寸的“加价把戏” 你以为瓷砖铺贴费用是固定的?错!不同尺寸的瓷砖铺贴费用可能相差甚远。合同中往往只标明标准尺寸的铺贴费用,其他尺寸则需加价。

💡 建议:提前确定瓷砖尺寸和铺贴方式,明确费用。

🔍 猫腻七:铺贴工艺的“特殊要求” 全屋通铺、墙地对缝等铺贴工艺在合同中可能并未明确说明,后期再向你收取额外费用。

💡 建议:签合同前明确铺贴工艺要求和费用。

🔍 猫腻八:乳胶漆颜色的“加价陷阱” 乳胶漆颜色超过三种可能需加价,深色乳胶漆也可能因难刷而加价。这些在签合同前都要明确。

💡 建议:提前确定乳胶漆颜色和价格,避免后期加价。

总之,装修合同中的“猫腻”无处不在,我们一定要保持警惕,提前规划好每一个细节,避免踩坑!

0 阅读:3
装套好房子

装套好房子

分享装修好攻略、好装修、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