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与唐太宗相比,功绩不遑多让,但他那种刚愎自用、拒绝听取谏言的性格,却注定了他的失败和隋朝的迅速灭亡。
大业十二年,隋炀帝第三次前往江都巡游,然而这次不是享乐,而是为躲避逼近的乱局。然而,他的奢靡巡游引来了人民的怨声载道,也成为他生命终结的旅程。《资治通鉴》中记述的庞大巡游队伍,龙舟装饰华丽,随行船只达数千艘,行程绵延二百余里,动用了八万纤夫。凡经过的地方,都被要求进献大量食物,百姓苦不堪言,朝野积怨。
在位12年间,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兵黩武,不仅横征暴敛,而且连年巡游,弄得民怨沸腾,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在此危急关头,理应坐镇京师的隋炀帝,却选择南下江都,曾经的晋王地盘,成了他的“避难所”。炀帝以减租、赐予等手段持续巩固江都的力量,这也让他觉得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尽管有人因进谏而遭遇厄运,有识之士还是不惧死亡,试图劝阻他。右候卫大将军赵才因直言“民生疲敝,府藏空虚”被关押,名叫任宗的官员在进谏后当场被杖杀,炀帝对进谏可谓雷厉风行。
隋炀帝在江都一呆就是两年,北方的乱局越来越严重。他的禁卫军多来自北方,思乡心切,甚至开始密谋逃亡。虽然有宫女告密禁卫军欲叛逃,炀帝却反而杀了她,认为这不是她该管的事。最终,这支禁卫军发起兵变,他被缢杀在后宫。
隋炀帝在位14年,完成了许多宏图伟业,如统一全国、开凿运河、创立科举制度等,他希望成为一位不世之圣君,然而未能如愿。正如他自己坦言:“我性不喜人谏。”或许正是由于这一点,他未能如唐太宗李世民般从谏如流,最终落得个“以万乘之君,死于一夫之手”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