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州某中学被曝出要求学生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放弃中考的承诺书,直接把学生往职高和廉价工厂的交易链上推。家长愤而通过网络曝光,学校校长却躲着不愿沟通,事件迅速引起公众关注。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以往在江西某职业学校,曾被揭发学校领导通过学生实习获取巨额回扣。打假人王海公开举报后,便引起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涉事人员被采取刑事措施。
更多类似案例指向了学校和不良企业勾结,将年轻学生变成廉价劳动力。江苏淮安的某职业技术学院竟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强制安排他们去超市实习,还以扣罚学分相威胁。这些学校打着“实习”的名义,实则赚着差价,实属可耻。
虽说实践对教育不可或缺,但这绝不应成为学校“卖学生”牟利的借口。《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早在2016年就已出台,但还是有些职业学校顶风作案,原因就在于管理不到位和利益驱动。
针对河北此次曝光事件,网友质疑该中学可能与职业技术学院、不良中介或黑心工厂存在某种协议,这种猜测有待调查证实。显然,这背后隐藏的利益链极具诱惑,也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彻查并严惩。
教育不应该成为牟利的工具,学生更不应该成为金钱交易的“猪仔”。必须坚决杜绝任何学校或个人利用学生实习来获取不正当利益,以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