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叶剑英在调查小组的资料中,看到一个名字非常震惊,立刻提笔写信,为这人证明清白。 1939年的重庆,国民党军统特务明里暗里盯防着八路军办事处。这座雾都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看不见的较量。 南方局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军统电讯总台的两名地下党员张蔚林和冯传庆掌握了许多重要情报,但如何安全地把情报传递出来成了难题。特务遍布的环境中,这两人根本无法直接与南方局联系。 就在周恩来和叶剑英为此事犯难时,一个消息传来:延安总部派了一位女同志前来重庆做统战工作。这位名叫黎琳的同志引起了叶剑英的注意。 年轻女性容易掩人耳目,不会引起敌人的警觉。叶剑英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黎琳担任张蔚林和冯传庆的联络员。 这个任务极其危险,一旦暴露就会致命。黎琳改名张露萍,以张蔚林的妹妹身份在重庆安顿下来。 叶剑英亲自指导她如何与情报员联系,包括穿什么衣服、走什么路线、用什么暗号,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张露萍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技巧,开始了她危险的地下工作。 在张露萍的带领下,军统电台特支逐渐发展到七人。他们分布在机房、报务、译码室等关键岗位,将军统电台变成了一个情报站。 1939年底,特支截获了一份重要情报:戴笠准备派遣电台特务小组渗透陕甘宁边区。张露萍立即将情报转交给了周公馆,使得这些特务刚进入边区就被当场抓获。 不久后,天官府街的地下联络站暴露,特务准备设伏抓捕更多的地下党员。张露萍在接到消息后,冒着暴露的危险,连夜赶到天官府街通风报信,使得同志们及时转移。 这些情报的获取和传递,让叶剑英对这个年轻的姑娘刮目相看。在延安时,张露萍因为经常带领大家唱《拿起刀枪干一场》,得了个"干一场"的外号。 1940年3月,一场意外打破了军统电台特支的平静。张蔚林在值班时不慎烧坏了电台电子管,慌乱之下直接去了周公馆汇报。 就在这短暂的离岗期间,军统督导处的叶翔之突然前来查岗。在搜查张蔚林住处时,特务意外发现了军统电台的密码和地下党小组的名单。 军统立即展开大规模的搜捕行动。张蔚林当场被捕,其他成员也很快落入特务手中。 戴笠为了引蛇出洞,用张蔚林的名义给张露萍发了一封电报,谎称兄长病重。刚从成都探母归来的张露萍接到电报后立即赶回重庆,随即被捕。 这个被称为"军统电台案"的事件,让戴笠颜面扫地。蒋介石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怒斥戴笠办事不力,让共产党渗透到了军统的核心部门。 张露萍等七人被关押在军统重庆稽查处看守所,随后转押至贵州息烽集中营。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狱中斗争。 但是,这次被捕却在延安引起了一场误会。有抗大校友曾在重庆街头看到张露萍与张蔚林同行,不知情况的他们认为黎琳叛变投敌。 这个误传很快在延安传开。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无法核实真相,这个说法就这样存在了下来。 更让情况复杂的是,在息烽集中营里,张露萍等人是以"军统违纪分子"的名义被关押。狱友们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都以为他们真是军统特务。 1945年7月14日,张露萍等七名同志在贵州息烽快活岭被秘密处决。这段尘封的历史,连同他们的真实身份一起被埋藏。 战争结束后,有关张露萍的争议并未停止。一些人认为她是叛徒,另一些人则对她的身份存疑。这些质疑和误解一直持续了近四十年。 1968年,曾在南方局军事组工作的曾希圣临终前仍在惦记着这件事。他对战友说,不知道黎琳被捕后是否坚强,如果不搞清楚这件事,将是一辈个终生的遗憾。 多重身份的使用让核实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余家英、余硕卿、黎琳、张露萍、余慧琳等多个名字,都指向同一个人,但当时却无法确认。 这些疑问笼罩着这段历史,让一位为革命献出生命的烈士,在牺牲后还要蒙受不白之冤。直到198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对在敌人监狱里遇难的同志进行重新调查,这段历史才迎来转机。 1983年,四川省委组织部的调查小组来到北京,向叶剑英汇报调查结果。当资料摆在叶剑英面前时,他立即认出了这个熟悉的名字。 叶剑英提起笔,开始记录他与张露萍共事的点点滴滴。在他的记忆中,这位年轻的女同志有个响亮的外号叫"干一场"。 叶剑英向调查组证实:"这些同志是由我在重庆时单线领导的,张露萍的事迹是南方局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详细讲述了当年选派张露萍担任军统电台特支书记的经过。 这份证明对张露萍的平反具有决定性作用。叶剑英作为当年南方局的重要领导,他的证词澄清了所有疑问。 随后,更多的历史真相被揭开。调查人员找到了当年在息烽监狱与张露萍同牢的难友。他们证实,张露萍在狱中一直在帮助和鼓励其他难友。 曾任军统局职员的沈醉也提供了重要证据。他在《我所知道的戴笠》一书中,详细记录了张露萍等人如何在军统开展秘密工作,以及最后牺牲的经过。 1983年,中共中央正式追认张露萍为革命烈士。与她一同牺牲的张蔚林、冯传庆等六位同志也被列入烈士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