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男子坚持要给刚出生3天的女儿开刀放血,他割开女儿后背溃烂处,挤出黑血块,看着奄奄一息的孩子,妻子吓得瘫软在地,他却因此攻克了致死率100%的皮下坏疽症。 1948年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医疗条件异常艰苦。在当时的产科医院里,新生儿的生存环境远比现在恶劣得多,许多疾病都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这一年,一种名为皮下坏疽的疾病正在全国各地的产科医院蔓延。这种疾病来势汹汹,一旦新生儿被感染,皮肤会迅速溃烂,短短几天内就会夺走幼小的生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产房里,每隔几天就会传来婴儿家属的哭声。新生儿一旦出现皮肤发红、局部肿胀的症状,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即将失去刚刚降临人世的小生命。 在医院的走廊里,总能看到张金哲医生匆忙的身影。 这种疾病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传播速度,从皮肤表面的小块红肿开始,迅速向周围扩散。感染区域会逐渐变得发黑,形成硬块,里面充满了腐烂的组织和毒性极强的脓液。 张金哲开始深入研究这种疾病,他发现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完全无效。通过反复观察病例,他注意到感染初期,病灶处会形成明显的边界。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思考,张金哲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治疗方案。他认为必须在感染扩散之前,将感染部位的皮肤切开,把里面的脓血完全排出。 这个治疗方案一经提出,立即遭到了医院同事的强烈反对。在他们看来,给脆弱的新生儿做手术风险太大,一旦手术失败,不仅会加速死亡,还会给医院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一位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第一个试验对象。面对100%的死亡率,家长们宁愿相信传统治疗方法,也不愿意接受这种充满风险的手术。 这种无助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他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当命运把他推到了一个全新的十字路口时,一个艰难的决定正在他的脑海中形成。 在张金哲的小女儿出生后,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婴儿的啼哭声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这份喜悦仅仅持续了三天,第四天早晨,护士发现女婴的后背出现了明显的红肿。 这些症状张金哲再熟悉不过,他立即确认女儿感染了皮下坏疽。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不采取行动,他的女儿必将成为这个疾病的又一个牺牲品。 张金哲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整整一个上午,随后他找到了妻子,向她说明了目前的处境。他提出要在女儿身上实施那个从未有人尝试过的手术方案。 面对女儿即将失去生命的现实,这对夫妻最终选择了尝试这唯一的希望。 手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一间小手术室内进行。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医院,许多医生都守在手术室外等待结果。 张金哲戴上手术手套,他需要在婴儿脆弱的皮肤上做一个精确的切口。 手术过程异常煎熬,张金哲必须控制好每一个细节。切口要足够大以便排出脓血,但又不能太大以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当手术刀划开感染部位的皮肤时,里面的脓血立即涌了出来。张金哲小心翼翼地清理着伤口,确保每一处感染的组织都被彻底处理。 手术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期间张金哲必须随时观察婴儿的生命体征。 手术结束后,张金哲亲自给女儿包扎伤口。此时的婴儿显得异常虚弱,但微弱的哭声证明她还在顽强地活着。 接下来的观察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张金哲和医院的其他医生轮流守在婴儿身边,密切关注着她的每一个变化。 第一天过去了,婴儿的体温开始趋于正常。第二天,感染部位的红肿开始消退。第三天,伤口周围的皮肤恢复了健康的颜色。 整整一周的观察期内,张金哲几乎没有合过眼。他记录下了每一个细节,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治疗其他患儿的重要依据。 终于,在第七天的早晨,主治医生宣布女婴的各项指标都已经恢复正常。这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例皮下坏疽手术治疗取得了成功。 这个消息在医院里引起了轰动,所有人都见证了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张金哲的这个大胆尝试,为无数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次手术的成功在医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各地的医院。从1950年开始,这种手术方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数据显示,在治疗方案推广的第一年,婴儿皮下坏疽的死亡率就从100%降到了50%以下。到了1955年,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死亡率进一步降低到了10%左右。 这个成功让张金哲看到了小儿外科的重要性。1950年,他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创立了小儿外科专业,开始培养专门的小儿外科医生。 从此,张金哲开始了他长达70多年的从医生涯。在这期间,他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国的小儿外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即使在年过九旬的高龄,张金哲仍然保持着对医学的热情。2015年,已经95岁的他还在为一个复杂的儿童肿瘤手术制定治疗方案。 这个病例的难度极高,孩子的腹部肿瘤情况十分复杂。张金哲在医院里待了很长时间,反复研究病情,最终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手术方案。 如今,张金哲已经101岁高龄,但他仍然坚持每周去北京儿童医院看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