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谭嗣同被慈禧关押在监狱中,妻子李闰买通狱卒见到了谭嗣同,李闰哭喊着:

历史有小狼 2025-01-18 23:48:35

1898年,谭嗣同被慈禧关押在监狱中,妻子李闰买通狱卒见到了谭嗣同,李闰哭喊着:”我想给你生个孩子留个后。”没想到谭嗣同的一席话,震惊了狱中众人。 1865年,谭嗣同出生在北京城内一个显赫的官宦之家。他的父亲谭继洵是湖南浏阳人,在朝廷担任户部主事,是浏阳谭氏家族第一个金榜题名的人物。 谭嗣同五岁时便能读书识字,对声律对仗都有独特的领悟。在父亲的期望下,他开始了科举入仕的学习之路。 然而,187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彻底改变了谭嗣同的人生。这场灾难先是夺走了他的姐姐谭嗣淑的生命,紧接着母亲和大哥也因探望染病而相继离世。 年仅五岁的谭嗣同在这场瘟疫中也命悬一线,昏迷三日后奇迹般地苏醒。父亲因此给他取字"复生",寓意死而复生。 不幸的是,父亲很快扶正了侍妾陆氏为继室。陆氏对谭嗣同百般虐待,不仅在生活上苛刻对待,还经常在谭继洵面前说他的坏话。 时光飞逝,谭嗣同渐渐长大成人,与李闰的姻缘也在这时候降临。李闰是长沙著名学者李篁仙的长女,出身书香门第。 李闰的父亲李篁仙是咸丰六年的进士,与谭继洵同朝为官。两位父亲一拍即合,为两个年轻人缔结了这段姻缘。 与大多数封建时代的婚姻不同,谭嗣同与李闰的结合充满了真挚的感情。他们琴瑟和鸣,谭嗣同更是立下誓言,此生绝不纳妾。 这对恩爱夫妻曾经有过一个可爱的儿子,却不幸早夭。 虽然谭嗣同身材挺拔、风度翩翩,而李闰却是个微胖的小个子,但谭嗣同从不在意外人的眼光。在他心中,李闰的才学与品德远比外表更加重要。 然而,随着谭嗣同投身变法维新事业,两人聚少离多。李闰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全力支持丈夫的志向,她自己也参与创办了中国女学会和女子学堂。 1884年,19岁的谭嗣同离开家乡,开始了寻找救国之路的漫长旅程。他走遍了直隶、甘肃、新疆等十余个省份,亲眼目睹了清朝统治下的民间疾苦。 在这期间,谭嗣同遇到了著名学者刘人熙,并在他的指导下开始研读王夫之的著作。这些思想启蒙让谭嗣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1897年,谭嗣同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仁学》。这本书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阐述变法思想的哲学著作,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同年,谭嗣同接受了湖南巡抚陈宝箴的邀请,回到家乡任教于新成立的时务学堂。 在时务学堂中,谭嗣同与梁启超、唐才常等人共同担任教职。他们不仅教授新式学问,更传播变法维新的思想,使学堂成为培养革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1898年初,谭嗣同在长沙创办南学会,并主办《湘报》,大力宣传变法思想。 同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开启了戊戌变法。两个月后,谭嗣同被征召入京,被授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的职务。 在北京期间,谭嗣同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袖密切配合,积极推动改革。他们起草了大量变法奏折,涉及教育、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 光绪皇帝对谭嗣同等人充满信任,甚至说:"汝等所欲变者,俱可随意奏来,我必依从。" 然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对变法运动的阻力越来越大。他们认为维新变法威胁到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开始秘密策划政变。 9月21日,慈禧太后突然发动政变,软禁了光绪皇帝。随后下令逮捕包括谭嗣同在内的维新派人士,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就此失败。 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友人帮助下逃往国外。但谭嗣同却拒绝了逃生的机会,他认为变法事业需要用鲜血来唤醒国人。 1898年9月,谭嗣同被关押在北京的监狱中。李闰得知消息后,不顾个人安危,用重金贿赂狱卒,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探监。 当李闰见到狱中的丈夫时,眼前的场景让她难以接受。这位往日风度翩翩的丈夫已经被折磨得体无完肤。 李闰颤抖着双手抚摸着丈夫的面颊,哭着说要给他生个孩子留个后。面对妻子的请求,谭嗣同却说出了一番惊人之语。 他说:"如果我们的孩子一降临人世就要面对这样一个腐朽黑暗的世界,那还不如从未出生过,否则,这世上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奴隶。" 狱卒很快强行带走了李闰,这成为了夫妻二人最后一面。谭嗣同在狱中写下了"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的诗句,以表达自己的决心。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与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等"戊戌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就义。临刑前,他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绝笔。 谭嗣同的牺牲在全国引起巨大震动。梁启超称他为"为国流血第一烈士" 李闰在丈夫死后,自号"臾生",以表示含悲忍辱暂且苟活之意。她将谭嗣同的遗像挂在卧室中,每夜对着遗像独自哭泣。 为了继承丈夫的遗志,她开办客栈维持生计,同时创办女校,继续推广新式教育。 李闰把谭嗣同的遗物视如珍宝,仔细收藏在阁楼之上。 1925年,李闰在湖南浏阳大夫第去世,享年六十岁。 康有为与梁启超为她送上了"巾帼完人"的匾额,以表彰她对丈夫和变法事业的忠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