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拉链门“让克林顿成为全球人的笑柄,但他却死不承认,后来两位学者心生一计,就让克林顿主动”招供“。 克林顿的跑步习惯从他1971年进入耶鲁法学院读书前便开始养成。当他还是阿肯色州州长时,每天清晨,他也是小石城跑步健身队伍中的一员。克林顿在阿肯色州任职期间,每年都会参加一到两次中长跑比赛。即便在四十岁时,他依然能在5公里跑中保持25分钟的成绩,而10公里的成绩为48分钟,这些都证明了他的跑步实力。 1963年,年仅17岁的比尔·克林顿在白宫玫瑰园遇见了肯尼迪总统。当两人握手的那一刻,克林顿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我也要成为白宫的主人。”然而,接下来的几年里,克林顿却三次放弃了去华盛顿的机会。 1973年,他从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华盛顿的政治大佬们看中了他曾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助选的经历,纷纷邀请他前往工作。但经过十天的考虑,克林顿选择拒绝了这些机会,因为他厌倦了为别人拉票。巧合的是,阿肯色大学法学院此时正需要一名助理教授,于是克林顿决定接受这份教书的工作。 到了1974年,克林顿开始萌生参选阿肯色州联邦众议员的念头。就在这时,他的老朋友约翰·多尔打来电话,邀请他前往华盛顿工作,告知他现在自己是联邦众议院的首席顾问,负责调查尼克松总统是否应受弹劾。 多尔告诉克林顿,他需要一名年轻的律师。克林顿经过一天的考虑,依然决定拒绝了这个机会。约翰·多尔听后非常震惊,他认为克林顿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你却放弃了?”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过分关注语言本身,却忽视了更重要的信息载体——身体语言。这个观点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可,其中就包括享誉世界的华人神探李昌钰。作为一位资深的刑侦专家,李昌钰在他超过6000件成功案例中,无数次证明了身体语言在揭示真相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在一次公开讲座中,李昌钰探长详细阐述了著名的"73855"定律。这个定律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在人际沟通中,语言内容仅占信息传递的7%,而身体语言却占据了55%的比重。这意味着,当一个人的言语和身体动作传递出不一致的信息时,我们更应该相信身体语言所展现的真实含义。 这一理论在学术界同样得到广泛认可。心理学家赫希和精神病学者沃尔夫在这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赫希教授长期致力于非语言交际行为研究,对面部微表情和身体动作有着深入的研究。而沃尔夫博士则专注于研究压力情境下人类的行为表现,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许多重大案件侦破提供了理论支持。 这两位专家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实验室,他们将理论应用于现实案例分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发现,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往往能够泄露内心真实想法。特别是在压力情境下,这些非语言线索会变得更加明显。比如,当一个人感到紧张或试图掩饰真相时,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特定的动作,例如频繁触摸面部,特别是鼻子部位。 1995年,叶利钦应邀访问美国,克林顿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在晚宴中给足了叶利钦面子。宴会气氛十分热烈,双方频频举杯,互相敬酒。然而,叶利钦的酒瘾最终在这个场合再次暴露。他几乎对所有敬酒者都没有拒绝,不小心过量。宴会结束后,叶利钦被工作人员护送回宾馆休息。但不久后,俄方代表团成员前去他的房间时,发现他不见了。 无奈之下,俄方只好通知美方安保人员。很快,联邦特工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最终,在离宾馆不远的宾夕法尼亚大道边上,发现了迷失的叶利钦。多年后,克林顿在回忆录中也提到过此事,表明叶利钦的醉酒街头并非无缘无故。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也透露,叶利钦与克林顿在赫尔辛基商谈“北约东扩”时,就曾因为喝得大醉而让人难以信服。塔尔博特在回忆录中讽刺道:“只要让叶利钦喝好了,他就能做出任何让步。” 克林顿从小便喜欢高尔夫球,虽然17岁时他放弃了这个爱好,但十年后他又重新拾起,在和希拉里及她的兄弟们一起打球时找回了乐趣。担任阿肯色州州长时,克林顿有一次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决定放下所有事务,逃到球场上去打球。 2000年,在一次采访中,他回忆起在一个435码的四杆洞,他打出了260码的长球,虽然球落在树下,但他用三号铁杆打进了洞,得到了一个老鹰球。然而,这个精彩的瞬间他却不能和任何人分享,因为他就像那个星期天打球的牧师一样,什么也不能说。 在成为总统后,克林顿的饮食习惯曾引起过广泛关注。他喜欢吃汉堡、牛排、鸡肉卷、烤肉和薯条,基本不讲究饮食健康。甚至在竞选期间,他在新罕布什尔州购买了整整一打油炸圈饼,当助手劝他不要再吃时,他几乎已经吃完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克林顿逐渐转向素食主义,体重减轻了20多磅,身体也变得更加健康。这一膳食转变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93年,那时希拉里第一夫人决定为丈夫改善饮食,聘请了医生迪安·欧尼斯与白宫厨师共同制作健康的食物,取代了那些高脂肪的法国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