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跟子女关系再好,也要懂得“乌鸦定律”

麦麦笔记 2025-01-19 17:45:35

人到中年,再怎么疼爱孩子、和孩子关系再好,也得懂一个“乌鸦定律”。 乌鸦定律就是——你再怎么对别人好,别人也未必会感恩;你再怎么把自己给“牺牲”,也难保别人会永远珍惜你。

01 “乌鸦定律”告诉我们:别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提款机”。 有些父母,年纪一大把了,手头已经不宽裕了,但为了孩子的未来,硬是把自己吃剩的那些资源挤出来。 给孩子交学费、买房子、承担生活费……这些就不算什么,关键是自己都快养不起自己了,还硬往外掏,心疼的只有自己。 然后,孩子长大了,自己过得不错,和父母的联系渐渐少了。 总觉得父母永远会在那,随时随地可以依赖,甚至不会轻易“离开”他们。 但一旦父母的帮助不再,孩子们也许不会“感激涕零”,而是感觉理所当然,甚至开始觉得你是多余的。 我认识的一个亲戚,就差点因为帮儿子付了房子首付,自己却过上了捉襟见肘的生活。 到最后,儿子结婚了,冷淡了他,甚至让他去住养老院。 这,不就是现实中的乌鸦定律吗?

02 “乌鸦定律”告诉我们:放下“牺牲自我”的思维。 很多父母觉得,只要自己忍耐,自己委屈,子女就能过得更好。 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父母甚至愿意去做一些自己根本不想做的事。 但你得想明白,孩子的未来不该是你牺牲自己的基础。 我有个朋友,他经常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孩子学习压力大,他自己也在拼命给孩子补习。 为了给孩子腾出更多时间,他甚至不敢休假,拼命加班。 可孩子根本没觉得父母辛苦,甚至还抱怨父母给他施加的压力大。 父母总是会觉得,“只要孩子幸福了,我们再苦也值。” 但过多的牺牲,却让父母忽视了自己的需求。 你这样过下去,不会赢得孩子的爱,反而会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毕竟,你始终不是孩子的“代替品”,不可能一直站在他们身后撑着一切。

03 “乌鸦定律”告诉我们:学会适当的放手。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放手,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心情变得多愁善感的父母。 他们希望自己能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把孩子的感情和生活看作自己的责任。 但这真的对孩子好吗? 我有个楼下的邻居,孩子每次结婚、买房、买车,父母都得顶着巨大的压力帮忙。 结果孩子们过得好了,渐渐疏远了父母,甚至开始嫌弃父母啰嗦,甚至对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你为孩子做了那么多,但他们依然不懂得感恩,你的过度付出会变成孩子成长路上的“包袱”。 有时候,适当的放手,给孩子一些空间,反而能让他们更懂得自立,更好地成长,而你,也能在余生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