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一天,农民金有树在自家菜园干活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他和妻子赶到事发地点,看到公路上,一辆大货车发生了爆炸,旁边池塘中摔着一辆为躲避事故而冲进来的大巴车。车身深陷淤泥,不能动弹,车内的乘客惊声呼救。然而,围观的人群只是在旁边站着,没人敢贸然行动。
就在这紧要的生死关头,金有树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他咬紧牙关,以顽强的体力在池塘和岸边之间来回游动,把车上所有的19名乘客和司机一一救出。现场狼藉一片,但获救的人显然被惊吓过度,他们匆忙离去,竟无人停下来说一声感谢。
没过多久,金有树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发烧和咳嗽接踵而至。他依旧坚持照料家庭,但病情持续加重。直到次年年初,他才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出肺结核和气胸,这治疗费用对他们家来说如同天文数字。
为了寻找医疗资金,他的弟弟在村里和附近城镇奔走,希望能找到曾被救起的乘客来帮帮忙。然而,那19个人似乎把当初的救命恩人忘得一干二净,没有一人愿意伸出援手。家里的积蓄很快告罄,金有树的妻子无奈之下只能把他接回了家。数月之后,这位敢于舍己救人的英雄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金有树的去世引发了一些关注,地方政府象征性地送来了慰问金,但真正认可他的英勇事迹的呼声却微乎其微。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他的英勇行为没被正式认定为见义勇为,令人扼腕叹息。这个事件给当地人带来了巨大的反思:为什么一个勇敢的救人英雄,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只能在无助中离开人世?
这是一个关于人性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故事。在当时信息传播并不发达的背景下,金有树的遭遇让人们对“好人有好报”的信念产生了强烈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