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徐工集团这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濒临生死存亡。成立于1989年

唐文的飞扬 2025-01-19 20:40:02

2005年,徐工集团这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濒临生死存亡。成立于1989年的徐工,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凭借高端技术和创新,成为建筑工地主力品牌。然而,随着规模急剧扩张,资金链逐渐吃紧,最终在2005年爆发了危机。为求生存,徐工决定以3.75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85%的股份转手给美国凯雷投资集团。这一消息引发了舆论哗然,许多人将此视作“贱卖国有资产”的行为。

就在协议即将尘埃落定时,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挺身而出。他在博客上公开表示,宁可自己出4亿美元买下徐工,也不能让一家核心国企落入外国人之手。向文波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量网友响应,掀起了抵制外资收购的重要舆论风暴。凯雷集团深感压力,甚至请来了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为交易站台,但这招反而加重了人们对国家核心技术流失的担忧。

压力之下,这场拉锯战最终以收购失败告终。风波平息后,徐工展开了自救行动,国家层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低息贷款和税费减免等政策。慢慢稳住阵脚后,徐工迅速调整战略,开始开辟海外市场,并收购了德国工程机械企业施维英公司,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徐工的国际化步伐也变得愈加自信和坚定。

尝过濒临破产的苦涩,徐工明白技术创新与转型的重要性。他们紧抓全球环保趋势,投入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研发,推出了一系列电动设备,稳步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通过不懈努力,这个当年濒临危机的企业完成了逆袭,梦想成真。到2021年,徐工集团跻身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三,成为能够在国际上有力竞争的中国制造代表。

这段跌宕起伏的经历,不仅是徐工重生的传奇,更书写了中国制造业的韧性和斗志,激励着更多企业在国际舞台上不断突破自我,昂首前行。

0 阅读:28
唐文的飞扬

唐文的飞扬

唐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