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西村民黄元峰被诊断出肝癌中晚期,在生命剩余不多的情况下,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用自己的积蓄为村里修路。这一消息传开后,引起了村民们的广泛关注,大家不理解他为何如此做。
故事要从2014年5月说起。那时黄元峰在例行体检中得知自己患上了肝癌,已是晚期。面对这样的噩耗,他最初努力与病魔抗争,但手术后他很清楚自己的时间有限。在回忆过往时,他常想起年轻时骑自行车带着老婆辗转在泥泞路上的情景。妻子曾抱怨村里的路很糟糕,影响了村庄的发展。那条通向县城的土路一旦下雨就泥泞不堪,一次山洪后更是彻底摧毁路基,彻底切断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许多村民不得不离开家乡外出谋生。
正因如此,黄元峰下定决心把钱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不再浪费在无望的治疗上。他出院后立刻拿出家中所有的17万积蓄,并联系了修路的工队。但这些钱还不够,他便带着儿子挨家挨户借钱,总算凑齐了所需的8万元。资金到位后,修路工程迅速展开。尽管身体虚弱,他每天坚持待在工地上,用便携躺椅和对讲机指挥施工。寒冬里,他忍耐着病痛,从早忙到晚,足足坚持了两个多月,终于修成了一条崭新的路。
对于借款的村民,他一直惦记在心。后来他通过砍伐自家承包的林地,得到了些收入,就立刻还清了村民的欠款。黄元峰用行动证明了一切,他不仅修了一条路,也为村民打开了通向外界的窗口,为大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黄元峰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用自己的执着和真心,为村子留下了一条光明之路。他的无私付出,成为了村里人心中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