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竞争最激烈的青年选拔计划——第四届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简称“上海U35”)今天揭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四大领域评选出的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科创人才及15位提名奖获得者闪耀亮相。
年龄不超过35岁是“上海U35”选拔的唯一“硬指标”,入选者身后大都还有一批更年轻的年轻人,呈现出“90后”带着“00后”一起奔的景象。他们说,是国家和时代给予了快速成长的机会,年轻人就要奔着未来去探索。
30岁挑大梁,科研项目越来越“偏爱”年轻人
31岁的范睿是今年“上海U35”入选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主持了3项国家级项目,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时,他才29岁。
范睿来自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也是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连续三年荣登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大学四年级时,他对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踏上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探索之路。
范睿的研究方向聚焦于面向陆地机器人的视觉环境感知,用他的话说,就是将人的大脑和眼睛赋予机器。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了人类的“双通路”视觉感知机制,将多个关联任务有效耦合在一起,显著提升了陆地机器人的环境与任务适应性,相关研究成果在多个国际权威算法评测榜单上名列前茅。范睿说:“我的学生基本都是00后,活力满满,和他们一起成长进步的感觉很棒。”
“31岁时,我成为了一个千万级项目的负责人,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姜益光今年33岁,目前还领衔一个比千万级“大得多”的项目。“我们的团队很年轻,但国家充分相信年轻人。”他告诉记者,团队不仅入选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相关成果已在多个国家重大型号任务上应用。
从金属材料到类器官,
年轻人的世界没有“天花板”
凭借“骨类器官”入选本届人民生命健康赛道“上海U35”的白龙,本科学的是金属材料,日常工作是去车间焊接。锚定“骨类器官”这一空白领域前,他做过金属生物材料、水凝胶生物材料,如今已是上海大学骨类器官研究中心主任。
所谓类器官,是利用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进行体外三维培养,制备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组织类似物。作为一个新兴前沿领域,类器官研究正在快速发展:2011年以来,科学家利用人源干细胞相继培育出了肠道、脑、肝、肾、胰的类器官;2018年,《自然·方法》杂志将类器官技术评为“年度方法”。
与这些已经问世的类器官相比,骨类器官的难点就是“硬”,这使得它无法像软组织类器官一样用水凝胶完成,需要寻找新的材料。越是人迹罕至的无人区,越是激起了白龙的好胜心,他相信类器官一定会变革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研究范式。
政府、高校和社会也用实际行动支持了他的选择。白龙先后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也获得了上海大学稳定的经费和人员支持。如今,他的团队规模已超百人,两年来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类器官领域的书,发布了国内第一个类器官专家共识,以及第一款类器官大模型O-GPT。
如今,“跨界青年”白龙又自学起了人工智能。他认为看准了就要抓紧干,年轻人的世界没有“天花板”。
成果专利100%赋权,
年轻人“有奔头”也“有盼头”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乐心怡的研究方向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自动化。2020年前,信息家电工厂的质检人员占全厂的80%左右,如今已缩减到10%-20%,乐心怡的研究有望让质检人员的数量进一步降低。
她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孵化了两家企业,其中2024年成立的甄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上海交通大学以“完全赋权”模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果。“学校在成果转化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和机会,比如甄觉科技公司的成立,就是学校将专利100%赋权给我,我将专利作价入股到新成立的企业。”如今,甄觉科技的产品已用于富士康、宝钢、上港集团等。
随着国家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乐心怡发现不少小伙伴不再为科研“第一桶金”而发愁。比如,她在科研起步阶段得到了浦江人才计划的支持,项目为期三年,用以资助“零项目经验”的年轻人。在乐心怡看来,获评“上海U35”的意义在于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科研方向,也让更多人了解她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