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张学良正在萍乡街头闲逛,突然,人群中有人操着东北口音说:“这不是

酒馆茶色 2025-01-19 23:54:37

1938年1月,张学良正在萍乡街头闲逛,突然,人群中有人操着东北口音说:“这不是少帅吗?”张学良转身一看,说话的人是位东北汉子,正在向自己挤过来。张学良见东北汉子很面熟,但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他。 当时,春节即将来临,萍乡的节日气氛很浓,张学良向看管他的特务队长刘乙光提出到街上看看热闹,一连提了几次,刘乙光只得同意。 这天,张学良身穿蓝卡叽布工装,头戴蓝色鸭舌帽,打扮成汽车司机的模样。刘乙光和特务队员有的穿着西装,有的穿中山服,有的则套上长袍,打扮成商人或绅士。他们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面上,看着两旁张灯结彩的店铺,听着从四面八方传来的锣鼓、鞭炮声,感到欣喜欢悦。 就在逛街时,一个东北口音的人认出了张学良,刘乙光连忙暗示,于是便衣队员都围上来,然后簇拥着张学良挤出人群。 刘乙光向便衣队员使了个眼色,那位东北汉子被盯梢了。经了解,此人曾在张作霖府上当过理发师。后来他流浪到关内,前不久才来到萍乡,仍以理发为生。刘乙光听了队员汇报,心里感到很紧张,当即和上司戴笠通了话,请示此事的处置办法。戴笠听后,向刘乙光命令:做好转移到湖南的准备。 几天后,刘乙光接到戴笠发来的密电:将张学良转移到湖南郴州。此时,南京已经沦陷,国民政府要员纷纷西逃,蒋介石也无暇与刘乙光联络。张学良的去向全由戴笠掌握。 于是,刘乙光和队员们又带着张学良夫妇从江西萍乡去湖南郴州。此程多为山路,盘山绕岭,坎坷颠簸,但路旁风景比较诱人。在这次转移途中,经过几个较大的城镇。张学良夫妇最大的兴趣是收购网球、羽毛球等娱乐品。有一次,张学良夫妇竟把一个商店里的乒乓球全部买下来。 当张学良一行人到达距郴州不远的“凤栖渡”时,因为住处尚未觅妥,所以就暂时停止前进。刘乙光将张学良夫妇安排在凤栖渡的一所很古老的房子里住了下来,然后,他立即派特务队副队长许建业等人到郴州选择驻地。 许建业等人在距郴州城约4里的苏仙岭上选择了苏仙观作为幽禁张学良的地方。这里山势险峻,仅南面有一条石板路可达山顶。进山不远有一座云中庵,是山下到山顶苏仙观的必由之路。苏仙岭是湘南胜地,山顶修有苏仙观,这座山峰被人称为苏仙岭。山上有奇峰异石,古松拔秀;有白鹿洞、三绝碑、玉溪、跨鹤台等名胜古迹。 苏仙观是一个四合院式的古老建筑,有大大小小20多间房屋。时值战乱之际,山上树木凋零,寺观梁折柱斜,满目疮痍。人称“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疟疾)”。 张学良和妻子于凤至来到苏仙岭,被刘乙光安排在苏仙观大殿东侧的一间厢房里下榻。观内荒草丛生,环境凄凉。负责保卫张学良安全的宪兵连除一个班驻在云中庵守住进山要道外,其余的人全都驻至苏仙观外临时搭的营棚里。刘乙光在山顶四周布置了岗哨,修筑了工事,然后又派便衣队员到郴州城和凤栖渡车站探听情况。 在苏仙观里住下后,张学良的情绪极为不好。刘乙光怕他闷出病来,不好向上司交待,劝张学良到外面散散心,但张学良根本不理睬。 这天,刘乙光向张学良建议到郴州逛逛。张学良答应了。可是刘乙光却兴师动众:张学良坐的车前有两部小车开路,后面有两辆卡车载着宪兵。对此,张学良感到很扫兴,于是改了主意,半路又返回驻地。 春节快要到了,张学良对刘乙光说:弟兄们和我在一起都很辛苦,今年春节要好好地乐一乐,这座苏仙观要有过节的气氛,扎几个灯笼挂上。刘乙光对张学良说的都一一记下,然后吩咐人去操办。 除夕之夜,苏仙观骤然喧闹起来。人声喧嚷,笑声、闹声不断。刘乙光命人在相连的两间大屋里摆了五桌酒宴,特务队及诸警卫人员都坐在席前。张学良事前早就准备好了“红包”,里面包的是年钱。 见大家都已坐好了,张学良便将“红包”逐一分发给大家。其中,刘乙光、许建业和宪兵连长所得的“红包”,里面的钱要比一般人多些。特务们见张学良如此关怀体恤大家,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在刘乙光的带动下,大家纷纷高擎酒杯,向张学良敬酒。张学良从座位上站起来,举杯致谢,将酒一饮而尽。在喜庆新年的气氛中,张学良借酒兴同刘乙光等人划起拳来。 于凤至在席间时刻关心张学良的身体情况,她怕张学良酒喝多了吃不消,不时劝阻他少喝。刘乙光也害怕张学良酒醉伤身,便起身提议,改换喝酒方式。 当夜色已深,年席才结束,随后又玩起牌。刘乙光劝张学良回房休息,改日再玩牌时,张学良像是没听见似的,玩兴正浓,刘乙光只好不再劝说。直到大年午夜时分,张学良实觉身体疲乏,才放下手中的牌,告诉刘乙光:让警卫拿鞭炮,到院里放了。 于是,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张学良等人度过了苏仙观年宵之夜。大家互相拱手道喜、祝贺、拜年之后,才各自回屋休息。春节过后,张学良新的一年的幽居生活又开始了。

0 阅读:40
酒馆茶色

酒馆茶色

喝一杯浊酒,品一杯清茶。 读一个故事,睡一觉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