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蒋经国在一次检查身体时,血糖出现异常,同时也有了糖尿病的症状。但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蒋经国在饮食上却是不忌口,这就让他的并发症出现得很早。 台北荣民总医院新陈代谢科主任何桡通医师,是蒋经国早期治疗糖尿病的侍从医师。蒋经国从60年代开始,由于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重,开始出现严重失眠,精神不济,血糖也控制得很不好。 蒋经国经常半夜睡不着觉,吃加倍剂量的药也还不行,有一次深夜,他受不了翻来覆去的痛苦,就打电话把当班的何桡通从睡梦中叫醒。 何桡通连忙迫起床披衣,来到蒋经国房间,只见蒋经国满脸倦容,面露愁苦,枯坐在客厅发呆。蒋示意何桡通坐下,说了一大堆关于失眠的牢骚。 可是何桡通是糖尿病专家,不是睡眠问题专科医师,老实说从专业上帮不上蒋经国的忙,仅仅是义务性质帮蒋经国解决困扰。 何桡通耐心劝告蒋经国,自行加药,并无益于改善睡眠困扰。 何桡通建议蒋经国试试别的办法,看能否改善入睡,他提议,蒋经国可以尝试暂时不服药,改在每晚睡前喝一小杯白兰地酒,喝完即上床就寝。 蒋经国马上采用了何桡通的意见,停止服药,改喝白兰地。蒋孝勇(蒋经国的幼子)得知父亲要喝白兰地帮助睡眠,便到处去张罗各种品牌的白兰地,在蒋经国的七海官邸存了几十瓶的白兰地。 蒋经国试了几天睡前喝一小杯白兰地的方法,刚开始的确很有效,躺上床不多久就昏然入睡。不过。喝白兰地喝不到一周,这方法又不灵了,蒋经国照旧睡不着,他一气之下,不喝白兰地了。 这下子,又苦了何桡通,他经常深夜起来陪蒋经国聊天。何桡通是一位很有耐心的医师,他仍然不厌其烦地劝告蒋经国,失眠问题绝对不能单靠服药解决,长期服药对身体 很不好。何桡通再三强 调,患了失眠症的人,假如今天睡不着,明天睡不着,到后天,人实在太疲惫了,即使不吃安眠药,也会因为太疲倦而自然睡着,所以并不是绝对要借助安眠药才可入睡。关键是应该试着放松心情,不要翻来覆去想着某些没有结论的 事,放下烦恼,才会容易睡着。 如此这般的简单道理,何桡通总要好说歹说重复好几遍,说的次数一多,惹得蒋经国不高兴的,他以教训式的口气说:“我是你病人,到底是要我听你的,还是你听我的?身体是我的,生了病你就有责任帮我治好它!” 蒋经国这套歪理让何桡通哭笑不得,既然是治病,天底下哪有要医生听病人的话的道理呢?更哪有不配合医生的专业指示,却反而要求医师像神仙一样灵验呢?如此,将置医师专业于何地呢? 蒋经国大概因为长期失眠,情绪不好,何桡通知道蒋经国的脾气,也只好忍住一口气,不与他争辩见识。 哪知道,隔不了几天,蒋经国突然交代荣民总医院,把何桡通换掉,换别的医师当他的侍从医官。蒋经国并未明说撤换何桡通的具体理由,换言之,何桡通是在未曾犯下任何错误的情况下,硬生生地被蒋经国排除于侍从医官之外。其他医生猜测,问题可能出在何桡通的忠言直谏上,或许何桡通讲话的无所顾忌触怒了蒋经国。 有了何桡通的前车之鉴,其他侍从医生们也就由着蒋经国的性子,尤其是在饮食方面,蒋经国毫不忌口,想吃啥就吃啥,这对有糖尿病的他是很不好的。和父亲蒋介石极重视饮食卫生不同,蒋经国从不顾虑在外用餐的卫生问题,遇到肚子饿了,有什么就吃什么。 有一次,蒋经国去高雄的美浓镇视察工作,那里的猪脚驰名全台。蒋经国命令司机,在一家当地还小有名气的乡间小店停车用餐。那家餐厅的卫生条件不太好,饭碗和竹筷子,又脏又 油,显然洗碗时并未处理干净。但是蒋经国毫不在意,胃口特别好,一大碗猪脚十几分钟就全部吃完了,吃 完之后,他抹抹嘴,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到了70年代初,蒋经国的糖尿病已经比较严重了,开始每天早上让护士为他测量血糖值,并且注射胰岛素,控制一天的血糖。为了预防血糖过低,随从在蒋经国的床边抽屉里放了几块巧克力糖,只要他觉得血糖太低不舒服,就可以吃颗巧克力,只消一两分 钟,马上就可以提升血糖浓度,让他恢复体能。 蒋经国的牙齿也很不好,这主要是他的口腔卫生习惯不好造成的。平日,蒋经国刷牙总是刷个三两下草草了事,以致时常犯牙疼。 蒋经国喜欢吃肉质纤维比较粗糙的食物,这就很容易塞牙缝,日积月累,就成为蛀牙和牙周病的温床。蒋经国向来冷静决断,但是却很怕牙医。早期,看蒋经国牙齿的大夫,是荣民总医院牙科部主任詹兆祥医师。 俗话说,牙疼要人命,蒋经国自不例外。但是,蒋经国每次看到詹兆祥出现在他眼前,就好像撞见 凶神恶煞似的,面露恐惧之色。 医护人员经常私下议论,蒋经国既然怕牙医,可是自己又不注重牙齿和口腔的清洁卫生,这他牙齿被蛀蚀和牙周病的罪魁祸首。懒得刷牙和牙线清理牙缝的后果,就是要找牙医拔牙、补牙。 怕归怕,毕竟牙科大夫不是天天见面,所以,尚未听闻有任何牙科侍从医官开罪蒋经国的案例。 蒋经国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饱受糖尿病的侵害,并发症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不得不说这和他的不听医嘱有极大关系。
1959年,蒋经国在一次检查身体时,血糖出现异常,同时也有了糖尿病的症状。但是,
报君知史
2025-01-19 23:54:48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