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那会儿,要是咱们中国军队有足够的船只,那撤退可就容易多了。1937年12月,小日本对南京发动了猛攻,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带着守军兄弟们拼死抵抗。可到了关键时候,唐大哥却做了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决定。
12月9号,他把所有能用来过江的船只都收归己用,还都给挪了地方。这一来,守军兄弟们撤退时连个过江的小船儿都没得坐,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你说这事儿闹得!
不过,第2军团的徐源泉大哥就比较机智了。他提前备好了小船,带着兄弟们从周家沙、黄天荡码头成功过江,几乎全员都撤了出来,损失超小。再看看其他部队,没赶上这趟“船票”,大多都悲剧了。
其实,1937年12月12日晚上到13日天亮前,本该是中国军队撤退的黄金时段。可唐生智大哥一拍脑门,做了个糊涂决定,结果守军们只能眼巴巴看着渡江神器就这么飞了。要是守军们早点备足船只,在这个时间段撤走,那损失可就小多了。这事儿给咱们提了个醒儿,战前准备和做决定,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