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年,雍正帝驾崩,李卫知道自己的下场不会很好,于是哭晕在棺椁之前。乾隆仿佛看明白了他的心思,既赏赐珍珠,又册封其功名,此时,被安抚的李卫还不知道自己的新主子有多么的“坑爹”,否则恐怕会哭死在灵堂里。 1735年,雍正帝驾崩后,李卫的命运进入了一个悬崖边缘的时刻。李卫长期担任雍正帝的重要亲信,掌管东厂等敏感职务,权力极大。然而,雍正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让李卫面临着新的挑战。 乾隆帝继位,李卫深知自己无法避免政治风暴的洗礼,早在雍正去世前,他便预感到自己的未来难以如愿。雍正驾崩的消息传来,李卫愁容满面,悲伤不已,甚至在灵堂前昏厥过去。此刻,他的心情并非单纯的悲悼,而是对未来不可预知命运的恐惧。 乾隆帝即位后,迅速采取措施安抚李卫。为了稳住局面,乾隆帝不仅送上了珍珠作为赏赐,还封李卫为功臣。这一番举措表面上显得极为宽容与体贴,李卫也一时松了口气,认为自己的前途或许会有所保障。可李卫并没有意识到,乾隆帝的“宽宏”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李卫,出生于富裕之家,年轻时并非如传言所说的贫穷街头人物。尽管家境殷实,但他早年的生活并不成器,颇为懒散,甚至有些游手好闲的表现。 直到29岁时,他才通过捐纳的方式,获得了一个小官职。这个起点虽然低微,但他凭借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治理能力,很快便引起了雍正帝的注意,并逐步被委以重任。 李卫之所以在雍正年间声名鹊起,除了其过人的才干外,还因其性格中的刚正与忠诚。在很多时候,他对待公事非常认真,不容忍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某次,他发现一位亲王的部下,在收缴的白银中擅自加入私货作为个人收入。 面对其他官员的沉默,李卫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行动。他直接在柜门上写下了“某某亲王私下收入”字样,表明了自己对公正的坚守。这一举动虽然让那位亲王颜面尽失,但也赢得了雍正的高度赞赏。 李卫不仅在行政上展现了非凡的能力,还在处理与同僚的关系上表现出极高的原则性。例如,在一次巡查过程中,他直言不讳地弹劾了大学士鄂尔泰的弟弟,揭露了其贪污受贿的行为。 尽管鄂尔泰在朝廷中地位显赫,许多人因惧怕他的权势而保持沉默,但李卫并未因任何外力干扰而妥协,始终秉持公正执法。这种刚正不阿的性格,使他深得雍正的信任和赞誉。 雍正帝对李卫的赏识不仅仅源于他的清廉和忠诚,还有他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在浙江发生文字狱风波时,李卫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宽厚的民心。他了解到,由于文字狱的牵连,浙江的科举士子正遭受极大困扰。 为此,李卫不畏权贵,亲自走访各大监狱,将那些无辜被牵连的士子一一记录,并鼓励他们保持信心,安安心心备考。这一举动不仅稳住了当地的民心,也有效防止了更大的社会动荡。 李卫的举措,最终得到了雍正帝的认可,并促使雍正下令恢复浙江的科考。浙江士子因为李卫的介入而深感感激,尤其是在次年,浙江省的科举考试中,头甲前三名皆为浙江士子。当地百姓对李卫的评价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认为他是一位真正为民着想的好官。 乾隆三年,李卫因病去世,年仅五十六岁。作为雍正朝的重要大臣之一,他的突然离世令乾隆帝感到深深惋惜,特赐谥号“敏达”。 李卫一生权势显赫,尤其在雍正皇帝时期,他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深得雍正宠信。然而,乾隆帝上台后,便显现出与父亲在用人上的不同态度。 乾隆在治国理政上较为宽松,且较为注重礼节与声誉。相比之下,雍正以严厉著称,任用酷吏,办事毫不留情。 乾隆对此常持保留态度,并对父亲的一些做法有过批评。尤其是在他南巡时,曾发现西湖庙中立有李卫的神像,这令他大为不悦。他认为,李卫不过是依赖雍正皇帝的恩宠,行事肆意、骄横,并非真正的贤臣,竟然有人为其立庙,简直是荒唐之举。 乾隆命人将神像焚毁,显示出他对李卫的强烈不满。更为讽刺的是,李卫的命运若是与他同代的重臣们相比,未必能避免遭遇类似张廷玉的境遇。 张廷玉是雍正时期的另一位重臣,晚年因多次请求退休而被乾隆视为不合时宜,尽管他曾被特地写入遗诏,成为唯一一位可以配享太庙的汉臣,乾隆依然因其请求辞官而心生不悦,差点剥夺了这一殊荣。李卫若活得更长,恐怕也难免落得如此下场。
清朝有东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