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儿子保送英国学冷门专业
白岩松的儿子白清扬,放弃了热门专业,选择冷门的蒙古史,并被英国名校录取,这事儿放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无疑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家长们忙着给孩子报补习班、挤破头往名校钻,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白岩松的教育观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支持儿子追寻自己真正热爱的,而不是盲目跟风选择那些所谓的“好就业”专业。这种“不走寻常路”的选择,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白清扬的案例,和当下不少家长“唯分数论”的教育理念形成了鲜明对比。许多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给他们规划好了人生道路,恨不得把孩子的人生也变成流水线产品。他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很少考虑孩子真正的兴趣和特长。白清扬能在高中就成为足球解说员,并被英国名校录取,足以证明他不仅学习能力强,也具备自己的特长。而白岩松并没有因此就让儿子去迎合社会主流的“热门专业”,反而是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去学习冷门的蒙古史。这种教育方式,更像是在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机器”。相比那些挤破头去学金融、计算机的孩子,白清扬的专业选择或许真的不是当下“好就业”的那类,但也正是这种小众的选择,也许会让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道路。
白岩松的做法,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教育不应是“千人一面”,而应是“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也各不相同,一味地追求热门,反而会埋没掉许多潜在的人才。那些看似“冷门”的领域,或许蕴藏着更大的发展潜力,只要你足够热爱,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家长们真该好好反思一下,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迎合社会,还是为了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或许,放手让孩子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世界,才是最好的教育。毕竟,人生并非只有一种成功,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为之奋斗,本身就是一种成功。